ID: 19945965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2090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我们,PPT,34张,课件,校园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猜猜这是哪? 汇报人 : 李阳 描绘我们的校园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1课 思考:由实景(照片)转变为绘画作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取景 透视 构图 思考:由实景(照片)转变为绘画作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01 取景 就是画者的眼睛 视点 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视平线 视平线与视点 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与取景构图 高视平线所取之景 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与取景构图 中视平线所取之景 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与取景构图 低视平线所取之景 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与取景构图 视平线的高低 取景时,视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是关键。视平线的高低不同,所取的景物构图也就不同。 02 构图 什么是黄金分割? 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A C B 构图:黄金分割 A C B 新知讲解 构图:黄金分割法的运用 三分构图 风景画在构图过程中,要将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能更符合视觉美感。实际操作时可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份,主体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线交会点上即可。 新知讲解 构图:黄金分割法的运用 三分构图 风景画在构图过程中,要将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能更符合视觉美感。实际操作时可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份,主体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线交会点上即可。 新知讲解 对称式构图是指利用画面中景物所拥有的对称关系来构建画面的拍摄方法,会给我们带来一种稳定、正式、均衡的感觉。 汇聚线构图就是指出现的画面中的一些线条元素向画面相同的方向汇聚延伸,最终汇聚到画面中的某一个位置。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也让画面更具有空间立体感。 构图:对称式构图、汇聚线构图 新知讲解 对角线构图也是“黄金分割”的另一种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条指引你视线的引导线。构图特点: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有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 “s”型构图是从前景向中景和后景延伸,画面构成纵深方向的空间关系的视觉感,一般以河流、道路等物体为常见。构图特点画面比较生动,富有空间感。 构图:对角线构图、“S”型构图 03 透视 思考:什么是透视 新知讲解 林间小道(荷兰)霍贝玛(油画) 视平线 透视 自然界物像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透视 新知讲解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也称焦点透视。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那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他只有一个消失点。 透视:平行透视 新知讲解 成角透视 也称二点透视。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透视:成角透视 新知讲解 消失点 视平线 视平线 平行透视的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宽远窄、平行相交于一个消失点。 视中线 消失点:就是在透视中深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平行透视的规律 视中线 新知讲解 成角透视的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宽远窄、平行相交从正方体最长的那条垂线 消失点 消失点 1 2 视平线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点 成角透视的规律 视中线 视中线 视平线 消失点 04 线描写生 画面层次关系:说一说图片转换为线描作品时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近景、中景、远景 近景、中景、远景 自然景色错综复杂,不能把一切都画到画面中。有时必须通过取舍、概括才能突出主体景物。 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体现层次。 新知讲解 首先选择自己要表现的主体景物,然后明确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关系。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