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49483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塞下曲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25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单元 第6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塞下曲》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在教材中,该诗被安排在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单元中,旨在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边塞生活的特点,感受古代将士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该诗通过描绘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场景,表现出边塞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豪迈气概。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壮美与艰辛。这样的内容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让他们在品读中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材在呈现这首诗时,还注重了与其他相关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例如,通过“以文包诗”的形式,将诗歌与相关的故事、背景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同时,也能够对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认知水平,对于《塞下曲》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和鉴赏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诵读、理解诗句,初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然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于诗中深层次的情感和哲理可能还难以完全把握。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边塞诗和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将士的豪情壮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唐代边塞的具体情况和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唐代边塞的历史文化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参与度。有些学生可能对古代边塞生活充满好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而有些学生可能对此不太感兴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读准多音字“单”;会写“雁”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背诵古诗。 ★★★ 3.读懂《塞下曲》,读出画面,读懂诗意。了解诗中所描写的将士雪夜追敌的情景,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辛、英勇无畏的气概的赞美之情。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背诵古诗。 难点:读懂《塞下曲》,读出画面,读懂诗意。 核心问题 读懂《塞下曲》,读出画面,读懂诗意。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学生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生自由交流。 学生读诗题。 1.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谁来背一背?(师指名背诵) (2)你觉得这首送别诗与你熟悉的其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生交流) (3)师引导: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们了解到王昌龄是边塞诗人。其实,唐诗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有:送别诗、田园诗、思乡诗、边塞诗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边塞诗。(板书:边塞诗) (4)初步了解边塞诗。 ①课件出示资料。 ②师:快速浏览资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