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0815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887279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如何?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①鹞(yào):一种鸟。 ②臂:用作动词,架在臂上玩赏。 ③郑公:此指魏征,他曾被封为郑国公。 白:禀告,陈述。 ④“因语(yù)”二句:因,乘机,趁便。语,告诉,讲述。 ⑤逸豫:逸,安逸;豫,快乐;逸豫是指享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⑥微:含蓄地,此为委婉之意。 ⑦且:将 ⑧ 素:一向 ⑨ 严敬:尊敬。 太宗怀鹞 (唐·刘悚的《隋唐嘉话》) 良好的君臣关系,从文中看,唐太宗对魏征有着既 又 的复杂心理。(畏惧 敬重) 作者:八音魔琴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唐太宗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六易其主,后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以直言敢谏著称,被称为“诤臣”。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名言。 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常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诤臣——— 魏征 诤(zhènɡ):直言劝告。如:~友,~言 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魏徵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谏:劝谏 壹 太宗:李世民 贰 叁 肆 谏太宗十思疏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解题: 一、关于文体 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刘勰《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 疏和表都是向皇帝上的奏章,都属于奏议类文章,但在文体上有区别的。 疏:含有“疏理”的意思,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并逐条陈述、分析、论证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表:是用来陈述自己的请求的,具有言情的成分,属于散文。 谏:是直言规劝、批评,力图使君主、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或过失,本身不属于独立的文种,多以“疏”的形式上奏。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讥”是微言讽刺。 诽——— 背地里议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讽谏谤讥说 文体区分 思什么? 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