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5429

分子练习 中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全国通用)(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7064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分子,练习,中考,化学,考前,专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子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氧分子体积变小 C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正电,形成钠离子 C.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能制得氢气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4.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水煤气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 C.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和丁的质量之和 5.科学家发现:水在常压和超低温条件下仍可呈液态,但比蜂蜜还粘稠,下列有关这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不再运动 B.水分子体积急剧缩小 C.水分子质量增大 D.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6.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C.碳化钼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CO2+H2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 2 C.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9.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 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 二、判断题 11.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加压后,分子变小( ) 1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氧元素、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3.水的三态变化的本质: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14.“酸、苦、甘、辛、咸”,不同的食品给我们不同的味觉,是因为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 15.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 三、综合应用题 16.氧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 一、工业制氧 将液态空气升温至-196~-183℃之间,使液氮先蒸发,剩余液氧储存于钢瓶里。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液氮蒸发过程中,主要是氮分子之间 发生改变。 二、实验室制氧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见装置。 (2)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