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5610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9560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46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人民教育-出卷网- 初中八年级语文 古诗诵读 识记基础 感知课文 精读细研 合作探究 课堂检测 拓展探究 课后作业 技术运用:学科工具、思维导图、音视频、课堂活动、动画、蒙层等 达成目标:激发兴趣,巩固基础,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答题技巧。 古诗诵读 背诵《关雎》, 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各拉丹冬雪山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各拉丹冬,藏语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 知识备查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当代女作家,现任中国藏学-出卷网-总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卷网-2007年版)。有删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此文。 黧黑 棱角 砾石 骤然 蜷卧 虔诚 蠕动 腈纶 豁然 劲旅 疮 熠熠烁烁 接踵而至 lí lénɡ lì zhòu quán qián rú jīnɡ huò jìng chuāng zhǒnɡ yì shuò 读一读,写一写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听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进而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山脚 草坝子上 冰丛砾石堆 走下砾石堆 沿冰河接近冰山 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 整体感知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移步换景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1、2段) 第二部分 (第3—11段) 第三部分 (第12—15段) 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各拉丹冬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第1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 东南阳坡 这从第3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坝子上”可知浏览的是东南阳坡。 精读细研 北坡 南坡 观察植被的不同? 细节赏析 1.品读5-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讨论明确: 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2.品读第10-11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哪些景物? 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 从中感受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温 暖 声音大(呼啸);不停息(川流不息);威力大(扫荡) 漂亮千姿百态(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3.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呢,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