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69748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游____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8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 cover
四下第五单元习作《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 【教学难点】 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补写题目 1.抓住印象,聊题目 本单元的题目“游_____”以及习作要求页面。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本单元的习作题目。仔细观察,它跟我们以往的作文题目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1:老师,这篇作文的题目是不完整的,需要我们填上游览的地方。 生2:老师,我知道,这种作文题目好像叫做“半命题作文”。 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对。这次习作具体要求我们要先解决的两个问题——— 生: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师:印象,就是印在你的脑海里那最深刻、最难忘的画面和景象。都说一说吧,在你游览过的那么多地方中,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山,尤其是在快爬到天都峰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在黄山上那山间时晴时雨的天气变化。 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和爸妈一起去西藏……自由阐述 2.动笔定点,补全题目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你们都抓住了“印象”来谈一个地方,游玩的愉快经历和该景点的独特之处,都能让你印象深刻。师:那么,就请大家在横线上填写下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好了题目,就相当于为缝衣服的线穿好了针一样,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板书:穿针) 生1:游峨眉。 生2:游上海。 生3:游故宫。 师:补全了题目,我们就确定了这一次写景的对象。(板书:定题) 第二板块试写印象 1.抓住印象,某个景点 师:当我们确定了要写的游览之处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地方给我留下的“印象”到底是什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能概括吗?(板书:印象) 生1:黄山给我带来的印象是———气候多变。 生2:……学生自由阐述 师:大家对于印象的概括已经比较准确,很多是抓住总体的印象来谈。当然,在游历的过程中,还有的印象可能只是一个瞬间、一个片段。 师:像这样的瞬间,就是这一次游览的“高光时刻”,它往往存在于某一个景点。有没有这样的瞬间、这样的一个景物? 生1:有,我上次游览桂林,在群山之中,象鼻山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学生自由阐述 师:看来,关于“印象”,我们除了要谈总体印象、第一印象之后,还可以抓住“最深”两个字,找到那个印在你脑海里深刻的印象。 2.西湖为例,选择印象【换成自己所在地点的热门经典】 师:让我们所熟悉的福州西湖为例子,大家请看,我们西湖有这么多景点。【出示课件】福州西湖景点:菊花展、木栈道、游湖、树盆景、则徐雕像…… 师:在这么多的西湖景点里,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1:学生自由阐述…… 师:看到了吗?对于每个人来说,最深的印象是不同的,一定要结合自己亲身的游览经历来发现。当然,有一点是相同的:最深的印象,往往是这一整个景区里的某一处景点。 3.借助课文,名篇引路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试着写一写这“最深的印象”了,我们到底可以写什么呢?别着急,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可以为我们指路。 【出示课件】《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海上日出》三篇课文页面。师:《记金华的双龙洞》里的这段告诉我们,“印象”可以写什么呢? 生1:可以写景物的形状、颜色,还可以写自己的想象。师:在《颐和园》中,“印象”又是什么? 生2:颐和园里长廊、万寿阁、昆明湖,都写出了自己的特点。 师:是的,很多景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是你以前从未见过的。 生3:《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写出了日出的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