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79715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8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答案,练习,同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 cover
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Ⅰ 语言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簧的人;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 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荣华的人。当代青年要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 的陈规陋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 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于 ,也不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摒弃“官本位”思想不能仅仅停留于倡议,或者是简单地依靠自律。一方面要对青年学生官僚化、行政化的作风与作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矫正;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官僚化和行政化的作风。毕竟学校不是象牙塔,学生不能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解决“官本位”的问题,应该(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好大喜功  南辕北辙  有的放矢  老气横秋 B.好大喜功  格格不入  春风化雨  暮气沉沉 C.好高骛远  格格不入  有的放矢  暮气沉沉 D.好高骛远  南辕北辙  春风化雨  老气横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免疫”。 B.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 C.学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产生“免疫”。 D.学生不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免疫”。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现实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B.从大学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C.从现实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D.从大学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经世致用”是我国历史长期积累的端正学风的文字表述,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 。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仅是端正学风的一种要求和方法,也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对于真理的追求精神。 ①也常常是不畏强暴的求实精神的体现 ②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有比较充分的表现 ③这种精神出现在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 ④他们将“经世致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⑤它既指高尚的情操、境界和一种博大的胸怀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①④②⑤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风不仅是语言风格,更折射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尚,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重视文风,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我们党改进文风的典范。毛泽东① ,在党内首先提出学风、文风是党的作风,因而也是党风,而且身体力行,他的很多作品本身② 。重温这些论述,对于今天我们改进文风③ 。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正确的观点从哪里来呢?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点。而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 答: 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日出东方、举步维艰、联俄共扶农工,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走出黑暗的火炬。 材料: 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