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88505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419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八,学年,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校高三学生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乙: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丙: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 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下列对上述四位同学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坚持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科学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 ②乙的观点是一个联言判断,指出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③丙的表述是一个关系判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关系 ④丁的表达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认识到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6月,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加强荒漠化防治需要( ) ①尊重联系客观性,促进自在事物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联系 ②把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 ③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优化治理策略 ④着眼于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要建构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 ) ①必须割裂与传统生产力的联系,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动能 ②必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系统考量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③必须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打通束缚堵点 ④必须以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10年来,一幕幕难忘场景,一次次关键指引,一项项重大工程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三地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 ) ①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类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把握自在事物的联系,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 ③不断优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④推动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重大举措。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总需求不足等风险挑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由此可见( ) ①扩大内需战略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依据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去制定发展战略 ③在分析的指导下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古人将“空”归为“无”的范畴,将“间”归为“有”的范畴;“间”为“空”之界,“空”在“间”之中;人们对“间”的凭借被称为“利”,对“空”的耗费被称作“用”,因此“利用”的本意是人们凭借着“间”对“空”的耗费。可见中国古人( ) ①认为“有”与“无”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善于发挥分析对综合的先导作用认识世界 ③在实践中将“利”与“用”统一于同一个过程 ④强调“空”与“间”互为对方的前提条件 A.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