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90198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136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蛋白质,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
  • cover
人教版(2019年) 高中生物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属于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四节,该部分的内容学习以本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为基础,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是理解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更为《细胞膜的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前后文的联系紧密,为高中生物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新高一学生没有系统的有机化学基础,对于“化学键”、“氨基”、“羧基”和“羟基”这部分化学知识非常陌生,需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脱水缩合的过程在上一节糖类和脂质的这一节中已经有所接触,本节则可以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理解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很抽象,通过模型构建让蛋白质的组装变得可视化,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课标要求 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1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四、教学目标 1. 观察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分子结构,通过比较不同氨基酸在分子结构上的共性和差异性,归纳概括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特点。 2. 通过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概述氨基酸构成多肽的过程,并通过阅读资料归纳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 通过模型构建,体悟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并能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问题驱动法 通过设置多个情境,设置有驱动性的问题串,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不断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法 由于本节课侧重了实验的探究,凭学生个人能力可能很难解决问题,适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及展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七、课时安排 2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荒野求生》节目中,贝尔格里尔斯为了活命而生吃三文鱼补充蛋白质的视频(视频中明确指出三文鱼富含蛋白质),提问:贝爷为何要吃三文鱼?三文鱼中的蛋白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成为人体的蛋白吗? 师生回顾初中知识,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需要被消化水解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并板书(图1): 图1. 情境导入,引出教学主线的板书 设计意图:从生吃三文鱼的真实情境引出主题,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并设计疑问,引出本节教学的主线:蛋白质(三文鱼)→氨基酸→蛋白质(人体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蛋白质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围绕主线,学习新课 寻找最近发展区,构建概念:氨基酸的结构 教师提问:三文鱼中的蛋白质,需要水解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那氨基酸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呢? 教师准备甲烷的“球棍模型”,结合模型,介绍甲烷的结构特点、化学键的概念及其平面结构式。基于科学事实,在一定的条件下甲烷可以转变为氨基酸,教师介绍甲烷的任意2个H被氨基(-NH2)和羧基(-COOH)取代后,即可转变为最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基于对氨基酸的初步认识,组织学生在教材P29“思考·讨论”中比较几种氨基酸与甘氨酸在结构上的共性和差异性,并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请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以下3氨基酸的结构式(图2),回答问题,表达交流。 图2. 其它3种氨基酸的结构式 教师提问:(1)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是什么?(2)每种氨基酸都是只有一个氨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