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95067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综合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4086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第一,训练,综合,元光,单元光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的 B.倒立的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制作潜望镜时,镜片和牙膏盒成( )度角。 A.45 B.60 C.30 3.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月亮 B.太阳 C.镜子 4.雨后彩虹的形成,小雨滴起到了( )的作用。 A.三棱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5.下列不属于光污染的是( )。 A.灯光照明 B.人工白昼 C.白亮污染 6.彩虹的光环最外侧的颜色是( )。 A.红色 B.紫色 C.不好确定 7.人们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从科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色衣服容易吸热,适合冬季穿 B.浅色衣服容易吸热,适合夏天穿 C.白色衣服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升温快 8.下列成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坐井观天 B.杯弓蛇影 C.猴子捞月 9.( )可以做放大镜用。 A.空烧杯 B.装满水的烧瓶 C.装满水的长方体鱼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筷子在水杯里变弯曲说明了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1.下列成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杯弓蛇影 二、填空题 12.光在同一种介质里 、其传播速度 。 13.平面镜成像特点 、 。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三种镜中 视野最大。 14.潜望镜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了光的 。 15.自然界里形成彩虹的两个条件是 和 。 16.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一般来说 物体比 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7.“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这描写了 现象。 三、判断题 18.在强光下工作、学习、生活没有危害。( ) 19.我们至少利用3面平面镜才能看自己的后脑勺。( ) 20.任何一种白光都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 21.光能可以变成热能和电能。( ) 22.“皓月当空”、“群星璀璨”这两个成语说明夜晚星星和月亮都能发出明亮的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 23.光只有照射到镜面上才能被反射。( ) 四、简答题 24.雨后容易出现彩虹,简述彩虹形成的原因。 25.列举说明光具有能量。(写出3点即可) 26.哪些地方用到了潜望镜?(请举3例) 27.列举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试举4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做小孔成像的试验中,我们看到的像是与实物相符,但像是倒立的。 2.A 【详解】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 3.B 【详解】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和镜子都不会自己发光,所以不是光源。太阳属于光源。 4.A 【详解】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雨后彩虹的形成,小雨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 5.A 【详解】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灯光照明不属于光污染。 6.A 【详解】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即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虹的光环最外侧的颜色是红色。 7.A 【详解】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有关,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在阳光下,深颜色的衣服比浅颜色的衣服吸热能力强,所以穿深色衣服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