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 【解析】【分析】B:“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依次排查各选项的内容。 2.下面对《 满江红(小住京华) 》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作者用秋日赏心悦目的美景衬托了自己悠然闲适的心情。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明作者虽身为女子,却有比男子更刚烈的心志,更豪迈的气概。 C.“青衫湿”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D.这首词上下两片在词义上紧密相连,相对于上片,下片的抒情意味更加浓烈。 【答案】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 A.有误,此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因国家破败、思念故乡、婚姻不幸而失落感慨。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3.下列对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因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而以老夫自称。 B.“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渴望朝廷派遣钦差冯唐来传达旨意,提拔重用自己。 C.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D.词的结尾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及诗词中典故的赏析。 ACD.正确。 B.有误,这里作者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4.下列对《词四首》的内容和写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秋思》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B.《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狂气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C.虚实结合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最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实写外,其余都是虚写。 D.《满江红》表达了作者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之情和济世救国的雄心壮志。 【答案】C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ABD.正确。 C.“可怜白发生”也是实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