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设计———用血泪熔铸的千古绝唱 杜甫的这首《登高》,流传千古,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在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中,更是大火一把,为人所熟知。那么,教学中如何发掘这首诗的独特魅力,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将这些魅力呈现给学生,就显得尤为必要。 因近来正在学习潘老师“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中提到的认知工具理论,故本文的教学设计是对相关认知工具的初级尝试。应该承认,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这些认知工具对于教学实践,助益非常。 一、学习目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 (一)反复诵读,领会本诗形式方面的特点,感受诗歌意蕴。 (二)把握诗歌意象,学习诗歌鉴赏由景到情的分析方法。 (三)知人论世,体会杜甫沉郁顿挫诗风及其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 二、古诗文学习的必由之路:以读代讲,体验为重 依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思路,教授诗歌,首先让学生们反复诵读。同时,诵读必须要有指导。结合律诗特点,教师可以在押韵、平仄等方面进行指导,由此提供诵读提升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提升诵读能力,在诵读中感知本诗意蕴。基于此,设计环节一: “细细读,知韵味”。配合以下几个诵读活动: 活动一:结合注释,自读本诗,明确读音。 活动二:听范读,把握节奏,感受意蕴。(顺势提问学生本诗形式特点:几句?每句几个字?由此明确可能是“七言律诗”。随后补充“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分析四联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诗眼“悲”。) 活动三:齐读本诗,读出节奏,感知形式。(诵读基础上,在此提问律诗特点,让学生标注每联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寻找规律,明确ai韵的发音技巧。同时,讲解平仄方面的发音技巧,运用色彩变化,让同学们对明显的平仄有直观的认识。最后,由律诗的对仗要求,引出本诗四联均对仗却不显呆板的艺术境界,感受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 活动四:练习诵读技巧,诵读展示。(现实重点的阅读技巧,给学生二三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联系,随后请两三位学生诵读展示。最后,以胡应麟的相关评价,得出其仅凭形式上的境界,就可称为“唐七律第一首”了。) 通过第一环节,学生听、读本诗至少5遍以上,对该诗形式上的特点具备较充分的认识和感受,为下一步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分析打下基础。 三、诗歌教学的追求:入乎其内,有生气;出乎其外,有高致 诗歌教学,应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因此,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设计环节二:“慢慢品,字含情”。同时,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内在,感受其蓬勃的生命力。 问题1:“《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王国维语)想象你是杜甫,根据前两联,说说你登高看到(听到)了哪些事物? 该问题试图使用神话认知工具中的“心理成像”这一工具,通过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走进诗歌中的事物(顺势强调其在诗歌中的专有名称“意象”,即“含情之物”),以杜甫的心境观照诗歌前两联涉及的景物,顺势引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2:这些意象有何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结合课下注释批注后作答。 该问题试图结合浪漫认知工具中的“改换背景”这一工具,通过让学生以杜甫的视角感受诗中“风”“天”“猿啸”等事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对文本的深化解读,让学生走进杜甫当时的心境,感受意象中浓郁的悲愁,体验那种“铺天盖地”“无处遁逃”之感。 在以上基础上,“出乎其外”,总结诗歌鉴赏由景到情的分析方法: 1.明确景物(意象)本身特点; 2.分析修饰词,把握作者情感倾向; 3.联系上下文,感受意象营造的意境特点。 四、诗歌学习的升华:品诗,也是品人生 通过环节二,激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