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7697

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54261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铁杵成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豪迈奔放、意境奇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游历四方,结交广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比如《静夜思》《将进酒》《行路难》等等。 诗人简介 释义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李白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中途放弃。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将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深受感动,于是回去继续努力学习。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做某件事,就一定能成功。它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轻易放弃。 撇捺要稍短 三横间距匀 平捺要舒展 “小人”捺变点 一竖头要短 掌握生字 杵(chǔ):铁杵。 媪(ǎo):老媪。 眉(méi):眉毛。 弃(qì):放弃。 卒(zú):卒业。 掌握多音字 还 huán,如“归还”; hái,如“还有”。 铁杵成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 fénɡ ǎo zú huán 重点词 解析 铁杵”,就是指铁做的棒槌,这是故事中的重要道具。 “成针”,表示把铁杵磨成绣花针,突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最终的成果。 “弃去”,体现了李白最初的放弃行为。 “感其意”,表明李白被老妇人的精神所触动。 文中重要 句解析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句描述了李白与老妇人相遇的情景,“方磨铁杵”突出了老妇人坚持不懈的行为。 “太白感其意”,这句体现了李白被老妇人的精神所打动,为后文他回去完成学业做了铺垫。 逐句解析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这是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说的是世间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离开了。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讲的是李白路过这条小溪时,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杵。 逐句解析铁杵成针 “问之,曰:‘欲作针。’”这是李白询问老妇人,老妇人回答说想要把铁杵磨成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最后是说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李白被老妇人的行为所感动,主要是因为老妇人的毅力和决心让他深受触动。老妇人用铁棒磨针的行为,展示了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她相信只要每天坚持磨一点,铁棒终有一天会被磨成绣花针。 讨论:李白为什么会被老妇人的行为所感动? 这种精神与李白当时的学习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李白在山中读书时,不够努力用功,还经常偷偷跑出去玩。老妇人的行为让他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此外,老妇人的话也给了李白很大的启发。她告诉李白,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针。这让李白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决心和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讨论:李白为什么会被老妇人的行为所感动? 请你在书上画出停顿符号,自己试着读一读。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起因: 经过: 结果: 铁杵成针 ①磨针溪,在象耳山下。②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③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④问之,曰:“欲作针。”⑤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请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课文上的语句来填一填。(填编号) 起因: 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