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38383

13 人物描写一组(课件)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580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物描写,一组,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3.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 她像一棵挺脱的树 两茎灯草 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你知道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吗?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 第一课时 --摔跤 (动作描写) 学习目标 1.认识“嘎、绊”等5个生字,会写“跤、搂”等8 个生字。正确读写“摔跤、手疾眼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描写人物的语句,体会其性格特点。 3.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 小 gǎ bàn bān wàn 嘎 子 揪 耳朵 扳 腕 手 zhù 铸 造 quán 颧 骨 住 bā 疤 痕 zhí 严监生 kāi 侄 子 倒 绊 痰 吐 眼泪 揩 jiū jiàn tán 会认字 腕 剃 腮 疤 监 侄 喉 咙 jiāo lǒu zhàng biān qī náo bān wàn tì sāi bā jiàn zhí hóu lóng 跤 搂 仗 鞭 欺 挠 扳 会写字 摔跤 搂住 打仗 鞭子 欺负 挠痒 扳倒 手腕 剃头 腮红 伤疤 监视 侄子 喉咙 喉咙 国子监 监 监视 多音字 jiàn jiān 监考 jiān 监生 jiàn 徐光耀 生于1925年,河北雄县人。历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等。 作者简介 《小兵张嘎》1961年发表,讲述了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划下来,用“———划出描写小嘎子的句子,用“ ﹏”划出描写胖墩儿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 思考: “要不———摔跤。” 小嘎子争强好胜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语言、动作描写 小胖墩憨厚、率直、动作敏捷 默读文中描写摔跤的部分,圈画出人物的动作。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虎势儿”是指俩人都很威风,不甘示弱。 原指公鸡去啄同类或敌人,以及彼此打斗。后引申为打架斗殴。 有气势、不甘示弱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动作、神态描写 小胖墩比赛时非常认真,沉着应对,毫不放松。 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小嘎子:机灵、敏捷、有智谋 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 这个片段中对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作者使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语言的描写也丰富了人物性格,让读者好像亲临摔跤现场。一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小嘎子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 《摔跤》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个性特点。 板书设计 摔跤 小嘎子 选择随便摔 想使巧招,下冷扳子 三抓两挠,与小胖墩揪在一起 沉不住气,被摔倒 顽皮机敏 富有心计 小胖墩儿 塌腰合裆,不露破绽 一身牛劲,趁势一推 不愧为“惯手” 第二课时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外貌描写)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作者简介 外貌描写包含哪些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