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46556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4-05-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8752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经济,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二
  • cover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一份宋代煤矿遗址考察报告显示,其使用和建造的是竖井,矿井直径2.5米,深达46米;井下到采煤面有巷道可通,四条较长的巷道总长达500多米。这表明宋代( ) A.商品经济繁荣 B.生活用煤量大 C.煤矿分布广泛 D.采煤技术高超 2.下图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对图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此生活场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图中生活以土地国有制度为前提 C.体现了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 D.反映了古代富足祥和的农家生活 3.下列生产工具或劳作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出现了人们用纺车纺纱的场景 ②出现了灌溉工具筒车 ③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④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4.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5.“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管子》中的这句话说明( )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生产工具的重要性 C.冶铁技术的重要性 D.家庭生产的重要性 6.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广泛利用竹木石等材料,尽量节省金属材料;二是结构简单轻巧,合乎力学原理,能经济利用动力;三是通用性广,适用性强。材料体现了( ) A.农业工具出现革命性变化 B.中国农业领先世界 C.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D.传统农具技术简陋 7.史书记载:“今(西汉初年)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平年)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战国秦汉的“一夫”不一定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个别男丁, 常指一个耕作单位即一家,一家两个劳动力种田百亩,一个农业劳动力年产粟75石,约合今2025 市斤。当时农业高产主要得益于( ) A.翻车筒车的大量使用 B.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 C.作坊式劳作广泛推广 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8.如图是关于古代炼铁的示意图。以下对古代炼铁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两河流域的居民首先发明 B.最早出现在小亚细亚地区 C.由尼罗河流域居民最先使用 D.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时期 9.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10.东汉时期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地主田庄能够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这些都是自耕小农所不能比拟的。这说明( ) A.地主田庄经济具有较强生存与发展能力 B.自耕小农因发展能力受限失去主导地位 C.田庄经济成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基础 D.土地规模经营逐渐成为社会的发展方向 1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12.中国古代的陶瓷技术不断进步。下列属于南朝时出现的陶瓷制作技术的是(  ) A.用坯车制坯 B.用匣钵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C.用风车鼓风提高炉温 D.用支钉固定器物底部,防止器物粘连 13.战国时期,人们在木犁铧上套上“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这种犁的犁架较小,轻便灵活,还可以调节深浅,它以牲畜或人力牵引,日耕地2~3亩,耕翻深度4寸许。这说明战国时期( ) A.铁犁牛耕普遍推广 B.农业摆脱自然束缚 C.个体小农经济成熟 D.农业耕作效率提高 14.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 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