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括号中对破折号用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本色》:“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引出概括性的说明) B.《差序格局》:明知道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却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 C.《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解释说明) D.《无讼》: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表示语意的转折) 2.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今年年底,我会将拙作惠赠给各位亲朋师友。 B.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C.王教授,您就抛砖引玉,来一个开场白吧。 D.我帮你写这段结论,实在是狗尾续貂,有辱尊文。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_____。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①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②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土”字用得很好 ③那些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④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4.费孝通《乡土本色》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 ①安土重迁 ②叶落归根 ③克己复礼 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⑥日新月异 ⑦兄友弟恭 ⑧眉目传情 ⑨人怕出名猪怕壮 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⑤⑨ B.②⑤⑦⑧ C.①④⑥⑨ D.②⑤⑧⑩ 5.阅读下面几则新闻材料,运用《乡土中国》第4~7章中的概念来解释和评析这些新闻事件。 材料一:一辆装载了9吨新鲜活鱼的大货车在沪昆高速上饶境内发生侧翻,活鱼撒在公路上。附近的村民“闻风而动”,纷纷拿来袋子哄抢。这样的情况实非首次,众多侧翻的大货车都被疯抢过。 材料二: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刘女士却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人家戴上耳机。 材料三:今年大学毕业的小李,原本在郑州做着网站开发的工作,但在家人的一再敦促下,回家接替父母管理工厂。他发现工厂管理不规范,但刚要整顿就遇到了难处:工厂的管理人员不是“舅舅”就是“伯伯”,新的想法不仅没有实行,还被长辈们训斥,说他“不安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