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第六单元 消化与呼吸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2分,满分20分) 1.我们食用的肉类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和 。 2.人们所吃的食物绝大部分的营养成分是在 里被消化吸收的。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 。 4.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 、 、 。 5.甲乙两个试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甲管内吹入空气,乙管内吹入人呼出的气体。对比两个试管发现 (甲/乙)先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增多了。 6.肠道传染病高发期在 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在 季节(选填夏秋或春冬);新冠肺炎属于 传染病。(选填消化道或呼吸道)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糖类、淀粉类营养物质会让我们发胖,所以要尽量不吃。( ) 8.我们常吃的花生中含有的蛋白质营养成分较高。( ) 9.唾液、胃液、肠液等都是消化液。( ) 10.食物消化需要很多的消化液。( ) 11.肠道传染病只能通过苍蝇、蟑螂等昆虫的活动传播。( ) 12.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 ) 13.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里面含有的氧气多。( ) 14.人体吸入空气,再呼出来的气体与空气没有什么区别。( ) 15.传染病流行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 1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7.日常生活中关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B.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C.随地吐痰 18.预防病毒可以选择戴( )。 A.活性炭口罩 B.医用无纺布口罩 C.N95口罩 19.呼吸时,我们呼出了(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20.人体吸进空气后,在体内消耗了部分气体,呼出的气体中( )增多。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21.下面行为正确的是( )。 A.剩菜剩饭从冰箱里拿出来后可以直接吃 B.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C.饭前便后要洗手 22.一旦出现腹泻、呕吐,要( )。 A.坚持一两天看看 B.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 C.多喝点热水 23.食物在消化道内“运动”,经过的消化器官依次是( )。 A.口———食道—胃—大肠—小肠 B.口———食道—胃—小肠—大肠 C.口———胃—食道—小肠—大肠 24.食物是通过( )运输到胃里的。 A.口腔 B.食道 C.咽喉 D.肛门 25.小麦、土豆、米饭中含有大量的( )。 A.脂肪 B.蛋白质 C.淀粉 26.肥猪肉中富含( )。 A.淀粉 B.糖类 C.脂肪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20分) 27.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在研究食物如何被消化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这样做是为了 。 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摇匀。将两支试管放入37度左右(接近人体的正常温度)的温水中,模拟人体内的环境。过一会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 ,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 。 通过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28.比较人体呼出和吸进气体的实验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的特性 实验步骤: (1)用注射器通过导管向集气瓶1中澄清的石灰水里注入空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用嘴通过导管向集气瓶2中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实验现象:集气瓶1中的石灰水 ,集气瓶2中的石灰水 。实验结论:人呼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