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2435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10《爱心的传递者》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9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道德,法治,三年级,下册,3.10
  • cover
《爱心的传递者》 教学设计 研读教材: 以关爱为主题的教学很容易出现灌输的情况。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较难让他们从义务的角度领悟人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道德发展阶段,从义务的角度进行教学,反而会适得其反,弱化学生已有的助人动机。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8条“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关爱他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助人或者被人帮助的经历,但是还是需要回顾这些经历及其体验进一步激发帮助他人的意愿。因此本课确定了“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目标。 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 . 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 . . 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 教学重难点: .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影响,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讲授法 . 教学准备: . 情景剧表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生活处处有爱心 . 1.学生演讲———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讲述希望工程的故事。 . 2.薛琬书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故事非常令人感动,一张照片,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激发了人们的爱心,无数的爱心汇聚成希望工程,帮助一代又一代山区孩子走上读书之路。有爱之人将爱心传递,而这节课,我们就要去争当爱心传递者,看图片,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课本64页四副插图) . 预设生1:下雨了,一个小朋友没有带伞,另一个打伞的小朋友和她一起撑伞回家。 . 生2:一个阿姨手里提了很多东西不方便开楼门,一个懂礼貌的小朋友帮阿姨开门。 . 生3:美术课上,小朋友忘了带水彩笔,同桌把自己的借给他用。 . 生4:公交车上,小男孩给老爷爷让座。 . 2.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回答问题大声大胆大方。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拿起爱的放大镜,请你仔细回想,说一说,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和帮助?你当时有什么感受呢? . 3.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说一说,有一次老师感冒了,大课间操的时候打了几个喷嚏,咱们班周洺宇同学看见了,从队伍中跑过来递给老师一张纸巾,说老师你擦擦。老师当时很感动,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件事,记得洺宇关切的表情~ . 4.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都是不礼貌,的。那么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者帮助? .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心里有他人,会用自己的行动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 . 二、阅读角里感受爱 . 1.出示课本(或者班级里)动人的助人故事,请同学读一读。 . 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杨帆每天早上都能很早到教室。他进教室后会把门窗都打开,让教室里的空气充分流通,并把地上的纸屑扫干净。到了冬天,杨帆会早早打开楼道里的饮水机,等同学们来后就可以喝上热水。放学后,杨帆经常主动留下来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再和大家一起开心地回家。时间长了,同学们都称杨帆是“班级小雷锋”,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 . 早上,张路会灌上满满一大瓶纯净水带到学校去。妈妈问他:“你带这么多水,那么沉,能喝完吗?”张路说:“最近,我们班正为足球赛做准备,到了下午,男生们踢过足球后特别渴,总是买矿泉水有点浪费,我看见好几个同学就着水龙头喝水,很不卫生。我想从家多带点水,大家一起喝。” . . 读得多流畅,透过文字,我们又认识了两位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三月是学雷锋月,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雷锋,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种代代代代传承的精神,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再次重温雷锋的故事。(播放雷锋故事的视频) . 3.你还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