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9228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 第2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401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反思,教学设计,2课时,二首,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古诗二首(第2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内涵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谣。全文共四个小节,赞美了中华壮美的山川,灿烂的文化,各族人民浓厚的情谊,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共同奋斗的愿望。歌谣的第一小节,概要写出神州大地山美、水美,风景如画;第二小节对神州大地进行了具体描绘,分别列举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这四大代表性事物,彰显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三小节突出了台湾与大陆是相亲相爱、不可分割的一家人;第四小节写各族人民情谊深厚,团结奋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一小节与第二小节,从概括到具体;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在语意上有承接;第二小节到第三小节,实现了“山川美”到“情谊浓”的跳转。 学情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种常见的柳树作为诗歌描绘的内容。题材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整首诗也浅白易懂,读来非常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爱表达、爱表现的欲望。因而我在教学中从实景入手引导畅说所见;然后指导学生自读自认,自由吟诵来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最后达到吟诵的目标。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复习上节课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 语言运用: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掌握诗歌大意,学会比喻的手法。 思维能力: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大意,在朗读、感悟中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春天的画面。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理解《咏柳》诗意。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激发对春天、春柳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观察交流: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上是什么景物?代表哪个季节的到来?”以此引出“春天”,为学习古诗《咏柳》做铺垫。 2.引入新课:出示课题和第二首诗题目。 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柳的什么思想感情呢? 二、读诗识字 1.古诗朗读:出示《咏柳》,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掌握字词,扫除字词障碍。 2.我会读:引导学生划分节奏,体会韵脚,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诗的音韵美,增强学生语感。 3.分析课题:通过“咏”意思来理解“咏柳”。 4.我会读:出示第二首诗要求认读的字和相关词语,引导学生识记字词,增强学生认字能力。 5.区别识字:出示形近字“裁、栽、载”,在对比中识记字词。 6.看图识字:出示“丝”字不同时期字体,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独特魅力。 7.形声识字:指导学生识记理解“咏”字。 三、指导书写 我会写:出示第二首诗要求会写的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字词,增强学生认字识字能力。学生在桌子上书空,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后第3道练习题的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1.“碧”: (1)上下结构,大小对称。 (2)“王”的最后“横”变“提”。 (3)“石”要扁且宽,托住上部分。 2.“妆”: (1)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女”的“横”写长些。 3.“绿”: (1)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第三笔是“提”。 4.“丝”: (1)上下结构,上多下少。 (2)上半部分左右保持一致,最后一笔“横” 要长而且平直。 5.“剪”: (1)上下结构,上面要紧凑些。 (2)“撇”要舒展些。 6.词语积累:出示课后第3道练习题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识记。 四、品词析句,理解诗意 1.字词点拨:出示前两句诗句。 (1)提示“妆”和“一树”的意思,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意。 (2)课外拓展: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碧玉、丝绦”。 2.句子赏析:说说“裁”字好在哪里,并播放“春风裁剪柳叶”的动图,使学生感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想象拓展:播放相关视频,提问“春风还可以裁剪出什么?”。 目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春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