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73386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共5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10299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51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以铜为镜, 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 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可以正衣冠 可以知兴替; 可以明得失。 魏征究竟做了哪些事,让唐太宗发出这样的感慨? 大唐第一“直男” 责任担当 《旧唐书·魏征传》 智者不谏,谏或不智。 智者尽言,国家之利。 郑公达节,才周经济。 太宗用之,子孙长世。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君臣相得 一代良臣:敢说;一代圣主:能容 唐太宗和魏征, 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 魏征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体知识 “疏”通称“奏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官员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著名的“疏”类文章有(晁错)《论贵粟疏》、(贾谊)《论积贮疏》等。 疏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文心雕龙·章表》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活动现象、特殊句式。 2. 了解本文论证思路,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 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观人知世 魏征(580 — 643),字_____,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少时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李密败,降唐。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主持校定秘府图籍。后封郑国公,谥号_____。提出“_____”,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_____”,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 著有《隋书》的绪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名篇有_____、_____。 玄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文贞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谏太宗十思疏》 《十渐不克终疏》 写作背景 【背景】贞观十一年(637),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唐朝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于是“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第二疏。 【评价】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解读文本 求木之长( ) 浚( ) 殷(  )忧 谗(  )邪 黜(  )恶  谬(  )赏 垂拱(   )  壅(  )蔽 塞( )源 载( )舟    jùn yīn chán chù miù gǒng yōng sè zài 正字音 zhǎng 思考:本文的文眼是哪个字?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为什么思 人君当思 思些什么 议论文 研读课文,理清第一段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 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 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主谓之间,取独 生长,长得好 使……稳固 树根 疏通水道 德行和道义 希望 极愚昧无知的人 安定,太平 明智的人 主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