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73571

六下、七上重点成语 解释(素材)

日期:2024-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00次 大小:306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下,重点,成语,解释,素材
  • cover
六年级下册和七年级上册重点成语解释 31.万象更新:wàn xiàng gēng xīn,意思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32.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比喻居心不良,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挑拨是非,耍两面手法的人。 【出自】: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33.死得其所:sǐ dé qí suǒ,意思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出自《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34.目不转睛:拼音是mù bù zhuǎn jīng。意思是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35.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奄奄:形容气息微弱。一息:气息,从肺部呼进呼出的气。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36.司空见惯:sī kōng jiàn guàn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出自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37.追根求源:zhuī gēn qiú yuán,意思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出自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38.无独有偶:wú dú yǒu ǒu,独:一个;偶:一双。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多用于贬义)。 出自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先生与这位老夫子,可称无独有偶。” 39.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解释: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或:解释: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40.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解释:《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舍:停止。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有毅力。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1.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意思是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或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典故说明: 囫囵吞枣原作浑仑吞枣。《碧巖录》卷三记载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问赵州和尚是否曾亲见过南泉大师?赵州打了个比喻,回答说:镇州出产大萝蔔头。本来这位僧人问赵州时是别有用心的,想不到赵州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打了比方。这番对答,表面上看来真是无味,直堵人口,害得这位僧人才一开口,却只换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赵州此番回答若是听在有智慧人的耳内,恰如电光石火,一闻便透彻心灵。否则,想破头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为镇州出产大萝蔔头,天下人皆知,赵州去参见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这位僧人明知故问,所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