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6069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56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叹惋(wǎn) B.衣着(zhuó) 诣(yì)太守 垂髫(jì) 郡(jùn)下 C.间(jiàn)隔 问津(jīn) 便要(yào)还家 舍(shě)弃 D.屋舍(shě) 邑(yì)人 怡(yí)然自乐 豁( huō)出去 2.班级开展《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你准备选择阅读其中的《汉书》和《离骚》部分,并结合二者共性内容作主题发言,请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话题。( ) A.浅谈文学中的“香草” B.如何成为论辩高手 C.谈谈古代的贤君与忠臣 D.说说古代的诗歌流派 3.学校正在开展《经典常谈》读书活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 ) A.许慎———汉字演变———《说文解字》 B.司马迁———写史立传———《史记》 C.苏秦———头发悬梁———《战国策》 D.孔子———儒家学派———《诸子》 4.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海伦·彭斯面对老师的体罚选择隐忍,与简·爱的反抗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不同生存态度的思考。 B.《水浒传》中,武松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但“火烧瓦罐寺”实为鲁智深所为,与武松无关。 C.《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一篇系统解析了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如“日”“月”为象形,“武”“信”为会意,体现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批判了衍太太的虚伪,而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前因两根灯芯不肯咽气的细节,讽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5.《经典常谈》中朱自清按照中国古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排序,以下与统编教材勾连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主要指儒家经典著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史:涵盖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出师表》 C.子:主要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北冥有鱼》 D.集:主要是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答谢中书书》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探索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时,老师给小语推荐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之作———《诗经》。 B.在课间,小语和同学交流了鲁迅的童年生活:有长妈妈的《山海经》;有富有童趣的百草园;有难忘的平桥村社戏。 C.在预习《小石潭记》后,小语了解了作者柳宗元,知道他因为籍贯被称为“柳河东”,并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明朝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给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 7.“子、采、水、鸠、白、从、葭、中”这八个字均取自《〈诗经〉二首》,参照《〈说文解字〉第一》中“六书”的阐述,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子”和“水”都是象物形的大概,即大家通常说的象形字。 B.“采”和“从”是会合两个字为一个字,字义是由两个字的意义合成的。 C.“日”和“中”从造字法来看是“指事”,用简单的线条、符号表示抽象的概念。 D.“鸠”和“葭”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表意,声旁跟读音有关。 8.下面《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面。 B.《经典常谈》中的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 C.《经典常谈》是一本高度和深度并存的学术散文集,令人遗憾的是语言高深晦涩,读来繁冗复杂。 D.《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庄子,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