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0599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1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 cover
《纸的发明》教案 教材分析 《纸的发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介绍纸的发明过程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赞扬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课文开头介绍了纸的发明前人们记录事情的方法,接着介绍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和造纸的过程,最后讲了纸的发明对社会的意义。全文条理清晰,层层递进,语言流畅,将纸的发明过程、传播、影响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科普说明文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和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历史背景、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会写“伟、录”等12个字,会写“伟大、创造”等2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概括出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意义。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纸的发明过程和古代书写材料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学习纸的发明过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纸的发明过程动画、古代书写材料图片等)、相关历史资料、实物展示(如不同时期的纸张样品)。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纸的资料和图片,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书写和绘画材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纸)那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的课文。 展示实物:出示不同时期的纸张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纸张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并解释词义。重点指导“创、携、制”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节奏和语气。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即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人们是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的?(引导学生概括出:纸发明前人们用竹简、木片、帛等作为书写材料。) (2)老师可适当补充古代书写材料的特点和局限性,如竹简不仅笨重,而且不方便携带,也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