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0111

一《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案2023-2024下学期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26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案,2023-2024下,学期,中职,语文
  • cover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选材、结构以及语言上的特点。 2.了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3.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继承敢于创新、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屠呦呦的科学研究历程,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难点:体味作者为科学献身的崇高情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 从三千万例到零感染,中国何以终结疟疾?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写作背景 几千年来,人类饱受疟疾之害。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东晋葛洪对青蒿治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思路。改用低温提取的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成分,屠呦呦团队于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我感谢一位伟人———毛泽东,他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建议各国科学家“去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3.青蒿介绍 青蒿,中药名。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功效。主治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暑热外感,发热口渴,疟疾寒热。 4.疟疾介绍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疟疾(高度流行地区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5.文体知识 演讲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1)针对性。(2)鲜明性。(3)条理性。(4)通俗性。(5)适当的感彩。 (三)初读感知 1.字音识记 青蒿素hāo 目睹dǔ 相悖bèi 羟基qiǎng 拯救zhěng 瑰宝guī 疟疾nüè 精髓suǐ 肆虐nüè 衍生物yǎn 砒霜pī 2.词语释义 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鸣:表示,以为。 撒手人寰(huán):指离开人间,即死亡。人寰:人间。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畏葸(xǐ)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葸:害怕,畏惧。 3.解题 整个题目显示了科普文章题目的特性 青蒿素点明了科研对象 冒号起解释说明 人类征服疾病:表明青蒿素对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疾病———疟疾的疗效 一小步:明确了青蒿素的医药学价值和里程碑意义,显示了作者的谦虚态度 4.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采用边读边分析的形式,推动教学) 第一部分(1-4):引言 第二部分(5-15):发现与研制历程 第三部分(16-20):研究成果(“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 第四部分(21-25):总结全文 5.结合小标题,可以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①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 ②从分子到药物 ③影响世界 ④发展与超越 ⑤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