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6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讠 争辩、辩论 《列子》,相传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列子》 《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多以问答方式呈现,有学者将其比作古时的《十万个为什么》。 《列子》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停顿。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孰为汝多知乎? 为:是 为:是 wéi wéi “为”通“谓”,认为 wèi “知”通“智”,智慧 zhì 据义定音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yú wéi wéi shú wèi rǔ zhì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游:游历 辩斗:争辩,争论 其:代词,代指两小儿 故:原因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字句释义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 日始出:太阳刚出来 去:距离 日中:正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近。”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去人)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车盖 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像 及:到,到了 则:却 此:这 为(wéi):是 者:...的东西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其:无实意,起到调整句子音节的作用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这里形容天气很热。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清凉,到了正午(天气)(就热得)像把手伸到热水里,这不是近的东西(让人感觉)热,远的东西(让人感觉)凉吗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决:分辨,判断 为(wèi):同“谓”,认为 孰:谁 汝:你 知:同“智”,智慧 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 两位小儿是怎样进行辩论的?请大家填写表格。 观点 现象 理由 角度 一小儿 另一小儿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近者大 远者小 远者凉 近者热 视觉 触觉 同桌两两一组,分别饰演两个小儿 感受“辩斗” (在辩斗时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 评析人物: 你们眼中的两小儿是怎样的形象呢? 辩斗时:充满自信,寸步不让 两小儿笑曰:活泼、直率、调皮、天真 评析人物: 这则寓言中的孔子又是什么形象呢? 孔子不能决也。 为什么孔子“不能决?” 一儿从视觉角度看问题,另一儿从触觉角度看问题,从生活常识来说,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孔子并不具备现代天文知识,所以不能贸然判断。 有人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