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4546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6.19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8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
  • cover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了解人体的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的作用。 科学思维目标: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探究实践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 态度责任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怎样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准备】 37℃左右的温水、塑料吸管、烧杯、试管、滴管、淀粉液、碘酒。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你昨天一天都吃了什么食物?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每天要吃很多食物,有面食、各种肉类、水果蔬菜,我们吃下的食物到哪里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运动”的? 师:请你咬一口馒头,然后跟你的同位说一说,馒头在你身体里经过了哪些地方,到哪里去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进行活动。 小组汇报,交流与讨论。 师:你能试着画一张食物在人体内的“运动”路线图吗? 学生自主活动。 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小组成员对照人体消化系统图修改自己小组画的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 活动二: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师:现在请大家再咬一口馒头,但是不要着急咽下去,在嘴里细细咀嚼,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有点甜。 师:为什么会觉得有点甜呢?是因为馒头本来就是甜的吗? 生:馒头本身是不甜的。 师:那是什么有甜味呢? 师:在咀嚼过程中,我们的口腔里会分泌什么? 生:唾液。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是不是唾液将馒头变甜了。 师:我们可以说,是不是在唾液的作用下,馒头生成了一种甜的物质,比如说麦芽糖。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怎样来验证呢? 生:做实验。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猜想:我认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淀粉液、唾液、碘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37℃温水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37℃温水? 生:更接近我们的口腔里的温度。 师: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总结: 实验方案: 1.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淀粉液。 2.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唾液,摇匀。 3.将2支试管同时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过一会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往2支试管中加入两滴碘液,观察淀粉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预判:如果加入唾液的试管没有变蓝,未加入唾液的试管变蓝了,就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没有什么变化,未加入唾液的试管变蓝。 实验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出示资料卡: 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这种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师:现在你知道馒头为什么有甜味了吗? 总结:馒头进入口腔,经牙齿咀嚼,跟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加上舌头的搅拌,馒头经历了初步的消化,一部分淀粉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嚼一会儿就会觉得有点甜。 师:食物进入口腔后,又去了哪里? 在胃里,吃进的食物经过充分的研磨、搅拌,同时通过分泌的胃液分解,变成了粥样的食糜状态进入小肠。 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小肠分泌肠液。胆汁、胰液、肠液在小肠内会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食物在小肠内消化过程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 大肠没有消化作用,仅有一定的吸收功能。食物残渣在大肠内被肠壁吸收了水分后,就变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总结: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