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6040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533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三诊,解析,原卷版,试题,语文
    绵阳南山中学高2021级高三下学期语文三诊热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书体小说指由民间说书孕育而成的白话小说。说书体小说在语言、情节、人物、场景描写方面经常会出现不少雷同或因袭的现象,如它们描写战将或武士的装束、披挂、坐骑,以及交战的方式,甚至连交战的回数等,都是程式化的;而渲染打斗的诗词韵语也是程式化的。对此,一些评论者嘲笑说:“每遇到伏兵处,便是一炮声响、一彪军出,文法旧矣。”(《三国演义》第99回毛宗岗评语)诸如此类,显然都是以文人书面创作的眼光来审视、评论说书体小说叙事的套路化现象,貌似言之有据,实则郢书燕说、似是而非。 说书体小说是在民间说书基础上形成的,虽然故事雷同化、情节模式化现象比较普遍,但由于它们擅长用旧套子来装新故事,并且善于在故事情节的传奇化、趣味化、地域化等方面做文章,所以即使模式相近,也照样能翻新出奇,引人入胜。因此,对于说书体小说,我们不宜用文人书面文学创作的标准,批评它们陈陈相因、缺乏新意,而应充分了解说书体小说这样的口头文学在叙事模式、情节建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创编特点。 评判说书体小说叙事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其故事情节是否新颖、独创,而在于其是否能从民众的生活、情感与愿望出发去推陈出新,引人入胜。所以上述所谓套路化叙事,其实正是说书体小说突出的本色。从民间说书的角度看,一个说书艺人,如果要演说战争场景,那么首先就得掌握一定数量的情节套路和叫座的故事关目,同时还要记诵足够的韵文套语(如各种人物赞、盔甲赞、兵器赞、战阵赞、景物赞等),这样才能根据人物、场景的变换和情节的发展,随时调用,并加以拆改或替换,现场演说也才能得心应手。实际上,像《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如果叙事不采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母题或套路,很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 说书体小说在情节建构上常常表现出一种缀段性和直线化的特点。其实,这也与民间说书密切相关。因为说书人一张嘴不能说两家话,人多了,事件的头绪复杂了,不仅说书人自己会顾此失彼,听书人也会晕头转向。艺人常说“大书一条筋”“一条线,头不断”,强调的就是情节结构的直线性特点。因此,说书体小说一般都以主要正面人物的命运线为主线,把围绕着主要人物的遭遇、历险和磨难等产生的一个个故事单元连缀在一起。这种“金线串珠”式的结构,既易于设置悬念,抓住听众,使听众不断地为主人公担忧,又能灵活地适应书场分段演说的实际需要。因此,绝大多数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公案侠义小说,都采用了这种缀段性和直线化的结构模式。 至于在人物塑造方面,说书体小说则习惯于运用夸大化、神奇化、特征化、类别化等方法来凸显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而不会讲求甚至基本无视历史上或现实中人物性格的个性化、真实感与复杂性。而说书体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成功与否,也主要取决于其是否顺应民众的道德情感,是否贴合民众的生活、心理和想象。如果从民众的愿望和理想出发,去塑造传奇化、类型化的英雄人物,那么不仅不是一种缺陷,反而是其能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说书体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们不能随便用个性化、真实性、典型性等现实主义尺度去加以品评,否则就会给人物贴上简单化、类型化、脸谱化的标签。 (摘编自纪德君《民间说书视域下的古代小说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书体小说是从民间说书发展而来的,评论时用文人书面创作的眼光来审视它是不合适的。 B. 说书体小说在语言、情节、人物、场景描写等方面存在雷同或因袭,这让其呈现出程式化特征。 C. 说书体小说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