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6685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437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3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1·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 【注】 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考情调研】 近几年的高频考查角度,多基于对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特别是诗人自谦、自嘲、戏谑或使用典故的诗句,常被用来作为命题点。主观题,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人的观点态度。 易错角度1 执着文字,胶柱鼓瑟 失误诊断:忽略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及表现技巧,仅拘泥于表面的句法结构和有迹象的文字,结果或坐实当真,或株守字义,错解了真实意图,抛荒了弦外之音。 示例分析:1.“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把陶渊明和诸葛亮都比为友人陈亮,来说明陈亮的文才武略,若从表面句法结构来看,则让人生疑:陶渊明怎么会酷似诸葛亮呢? 2.“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一旦将“梅花”这种以通感方式形象化了的非客观存在的物象坐实当真,如同落梅花片一般飘满关山的笛声与雪景明月构成的美妙阔远意境,也就无从体会。 3.诗词中的字词,由于人们的创造性运用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除去字面意义外,往往具有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等,以“月明羌笛戍楼间”中“羌笛”一词为例,如果株守字义的话,恐怕很难想到弥漫于诗歌中的别意和乡情。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不说“荷花”不说“绿叶”,正表现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 解决途径:加强对诗歌语言的跳省、比喻、倒装等“峰短云连”“语不接而意接”等特点的把握,进行空间呈像;加深对诗歌惯用的托物言志、以事喻理、以虚写实等艺术手法的理解,挖掘更为宽广深邃的心灵世界;注意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蕴,领略诗歌语言的张力。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石鼻城【注】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 石鼻城即宝鸡东北 15 公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