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10301

浙江省余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6133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余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
  • cover
2023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各位同学: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填写好考生相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 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活动一:珠海拾贝 看我积累(27分) 大浪淘沙,往事成风。时代的洪流里,曾涌现过数不尽的“ 大英雄 ”:他们或是在自己领域锋芒毕露,最终成为妇 rú皆知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或是在大庭广众,慷慨淋漓地大骂特务的民族脊梁闻一多;抑或是在悬崖峭壁上能酣然入睡的红军战士。文学的舞台上,同样也因“ 小人物 ” 而五彩斑 lán:如以一本粗拙的《山海经》温暖了迅哥儿整个童年的长妈妈;如已病入膏肓还不忘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又如沥尽心血准备大半辈子,造成高台阶房子后却变得烦躁失落的父亲。无论是“ 大英雄 ”还是“ 小人物 ”,他们都在历史的风尘里尽诉生命的意义。 1.为文中加点的字词注音。(2分) (1)酣 ( )然入睡 (2)粗拙 ( ) 2.请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妇 rú( )皆知 五彩斑 lán ( ) 3.划线词语在语境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锋芒毕露 B.大庭广众 C.慷慨淋漓 D.沥尽心血 4.古诗文默写(10分) ⑴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⑵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⑶《春夜洛城闻笛》中听到“折柳 ”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⑷《逢入京使》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捎口信报平安的两句是: , 。 ⑸《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 。 ⑹《木兰诗》 中借皇帝记功之大和赏赐之多来侧面烘托木兰英勇善战的两句是: , 。 5.请解释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愿为市鞍马 ③对镜帖花黄 ④但微颔之 6.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关心祖国的命运,赞美祖国的山河,热爱祖国的文字、历史文化……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体现。下面让我们一起加入“爱国”为主题的活动中来。 (1)〖策划主题活动〗老师让张林同学策划一下这次活动的形式,他已经想出了两个,请你 帮他补充两个活动形式(2分) 形式一: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 形式二: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 形式三:_____ 形式四:_____ (2)〖诵读爱国诗词〗你一定积累了许多爱国诗词,把你最喜爱的两句默写在下面与大家共勉吧!(2分) _____ (3)〖分享人物故事〗线上学习期间,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邓稼先、花木兰、闻一多…… 请选择本学期已学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2分) 活动二:名人之光 照我阅读(49分) (一)名著阅读(7分) 7.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事件 人物 性格 面对敌人的酷刑,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将就义之际,她举止从容,吻别“监狱之花 ”。 ( 1) 《红岩》 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 (2) 虎妞 《骆驼祥子》 (3) 8.《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心怀梦想,勤劳努力,但结局却很悲惨,请结合名著内容,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探究祥子堕落的原因。(4 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4 分) 名优①逸事 汪曾祺 萧长华 萧先生八十多岁时身体还很好。腿脚利落,腰板不塌。他的长寿之道有三:饮食清淡,经常步行,问心无愧。 萧先生从不坐车。上哪儿去,都是地下走。早年在“宫里 ”当差,上颐和园去唱戏,也都是走着去,走着回来,从城里到颐和园,少说也有三十里。北京人说:走为百练之祖,是一点不错的。 萧老自奉甚薄。他到天津去演戏,自备伙食。一棵白菜,两刀切四爿,一顿吃四分之一。餐餐 如此:窝头,熬白菜。他上女婿家去看女儿,问:“今儿吃什么呀 ”——— “芝麻酱拌面,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