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动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动物》 单元主题 科科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妈妈就在家里养了一条小狗。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科科都会去和小狗玩一会儿,再去写作业。今天科科在和小狗玩的时候,他问妈妈,“妈妈,我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鸟,还有奶奶家养的鸡,那我们学校有小动物吗?”妈妈笑了笑说:“当然有了,你可以利用下课或是放学的时间,去校园里找找看呀。”科科一听,点了点头,“对呀!” 同学们,你们想和科科一起去校园里找找看,都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吗?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它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学业要求: 1.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并简要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2.能概括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3.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特征。 4.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5.认识到动物的生存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 6.能比较不同动物感知环境的器官。 教材分析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已编辑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环形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本单元围绕“动物”这一主题,共设置了6课时,有《我们知道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观察一种动物》、《给动物建个“家”》、《观察鱼》、《给动物分类》。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2课是认识周围的动物,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第3、4课是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需求;第5课认识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特点;第6课是学习分类的方法认识更多的动物。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是与生俱来的。春霞姐姐是动物活动频繁的时节,也是观察、研究动物的好时机。已有研究表明,从儿童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吸引他们关注的对象。在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方面,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令人欣喜的认识。虽然不能清晰地说明理由,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将玩具熊、石块等非生物看作是“有生命”的。 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在“画一种有‘生命’的东西”的调查中,画“植物”和“动物”的人数各占一半左右,说明虽然未经历正式学习,但学生对动物具有生命特征的认识已经很丰富。不少学生能将动物的生命与空气、食物、水、阳光等因素联系起来,甚至还有少量学生能将“生命”和“胎儿”等与繁殖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也说明,一年级学生的“生命”概念开始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2)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3)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4)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