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28980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11.2《尿的形成与排出》课件+教案【课件研究所】

日期:2025-04-3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55737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北师大,生物,七下,11.2,尿的形成与排出
    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北师大版第11章第2节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脏、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知识点较多,条理清晰。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最主要的途径,但不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过程。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观察、理解、判断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羊的肾脏、数据分析等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三、课程标准分析(2022版) 1、内容要求: 大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重要概念:概念5.4 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概念5.4.1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概念5.4.2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学业要求(或学习目标) 生命科学 物质与能量观 能够说出泌尿系统、肾脏、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尿液形成及排出的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 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 通过观察羊的肾脏,掌握肾脏的结构;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血液、原尿、尿液之间的成分区别,归纳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探究实验 科学观察、科学探究 态度责任 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通过对尿路感染、尿毒症等疾病的认识,以及泌尿系统、尿液形成过程的学习,形成养成良好泌尿系统卫生习惯的意识,关注肾脏健康,预防慢性肾脏疾病。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 ②难点:尿液的形成过程。 三、设计思路: 本节以尿路感染这一疾病导入泌尿系统的组成,进而学习泌尿系统、肾脏、肾单位、尿液的排出路径,最后解释什么是尿路感染,引起学生对泌尿系统卫生的关注。再以尿毒症,肾脏衰竭这一疾病导入尿的形成与排出,通过数据分析血液、原尿、尿液成分区别,归纳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概括尿液的形成过程,排出过程,排尿的意义。再回到尿毒症,呼吁大家关注肾脏健康。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羊的肾脏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新课导入 病例分析:李先生近期常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肉眼血尿、腰痛等局部症状,也同时存在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医生诊断是尿路感染 提问:什么是尿路感染?为什么会尿路感染?泌尿系统都有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听讲 吸引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关注泌尿系统疾病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0-63页,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泌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器官有什么功能? 肾脏的位置?形态?结构? 什么是肾单位?肾单位的结构? 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泌尿系统 结合泌尿系统结构模式图讲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得出尿液排出的途径 学生结合泌尿系统结构模式图,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将结构、功能放一起讲述,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接着讲解肾脏的位置: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因此若肾出现问题,一般会出现双侧腰部胀痛,叩击时会疼痛等症状。 组织活动观察肾脏:观察羊肾脏的外形及纵剖后的内部,对比课本61页 图11-4 肾脏的剖面模式图,识别肾脏的结构。在观察的基础上讲解肾脏的形态、结构。 学生说出肾脏的位置,并摸一摸, 观察羊的肾脏,识别肾脏的结构 认真听老师讲肾脏的结构 通过观察实物和观察结构模式图,更直观的认识肾脏的结构 肾单位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组织肾单位的结构我会讲活动,请同学做小老师,分别讲一讲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