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6931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95323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台江区七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语 文 (试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提示填空。(10分) (1)独坐幽篁里, ① ”,诗人借用幽幽琴声传达出归隐后的自 得之意。(王维《竹里馆》) (2)“② 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蜿转,拔动了多少游子思 乡的心弦。(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③ 百殷红紫斗芳菲”,诗人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 天的留恋。,(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 ④ 。溯气传金桥, ⑤ 木兰勇赴战场、身经百战,不禁让人感叹巾帼不让须眉。 (5)《木兰诗》中表明成语“扑朔迷离”出处的句子是“ ⑥ ⑦ (6)《木兰诗》中描绘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⑧ ⑨”,此句运用了⑩ 的修辞手法,所以在理解句意的 时候,要注意上下句意思相互交错、补充。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位于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古田会馆,建于1915年,由古田商帮集 资建造。该会馆交通方便,自建成起便为旅居榕城的古田人提供了社交场景。 会馆由20根方、圆石柱布局,飞檐翘角,雕梁画dòg(①),金碧辉煌。 馆内的木构件、石柱、石栏都保存较完好。特别是馆内的3个藻井雕饰物, (),(·),在福州()。 传承家风,点化后人;鉴(②)古开今,续写挥煌。如今的古田会馆, 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其融合了会馆文化、家风家训、闽都文化等元素,成为 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清风书场”和“道德讲坛”。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填写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注音。(2分) ① ② (2)依次填入文章括号内的成语,全部拾当的一项是()(3分) 七年级语文试老第1负(共8典) A.精雕细刻浑然天成独树一帜B.千锤百炼巧夺天工独树-一职 C.千锤百炼浑然天成绝无仅有D.精雕细刻巧夺天工: 绝无仅有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工整地写下来。(3分) 3.综合性学习,(5分) 初-一年级将举办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爱国 热情,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活动。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再设计两个任务。(2分) 任务一:古今爱国人物故事会 任务: (不超过12个字) 任务三: (不超过12个字) (2)为了渲染活动氛围,请你选择-一首歌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音乐,并说明 理由。(可从下面推荐曲目中任选一首,也可以推荐其他)(3分) 可选曲目:《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灯火里的中因》… 我推荐《 》,理由是:(可从节奏、歌词、情感等角度来说明) 二、阅读(7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一5题。(6分)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途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诗格调清新明朗,富有画面感,为后文作者的打情做铺垫。 B第三句的“逢”字点题,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 C.诗中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归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 四:本诗以平实的语言,抒写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5.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故事,完成6一9题。(17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