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9575

24“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实录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22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诺曼底号,遇难,教学,实录
  • cover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 在品读对话的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镇定自若、舍己救人的品质。 3.能从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中感悟生命,对“生命”有所思考和体会,能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语言描写感受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能从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中感悟生命,对“生命”有所思考和体会,能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学习字词,绘制情节地图,概述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维克多·雨果的一篇小说。 (学生读课题) 师:诺曼底号是一艘漂亮、年轻、设施先进的大轮船,可是这样一艘大轮船却在英伦海峡遇难了,同学们一定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个故事,然后想一想。 (生读课文) 师:故事发生在1870年,茫茫大海上……(出示词语并引读:夜色正浓、烟雾弥漫)雾越来越浓,大约凌晨四点钟,周围……(出示词语并引读:一片漆黑)就在这个时候,全速前进的“玛丽号”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撞过去,把“诺曼底号”……(出示词语并引读:剖开窟窿) 师:“窟窿”是这一课的生字,两个字都是“穴”字头,“窿”字中间有一短横,书写时不要忘记。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窿”,生书空,再读“窟窿”这个词语) 师: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诺曼底号被撞开了一个很大的窟窿,非常恐怖。 生2:海水哗哗地直往船舱里灌,船很快就会沉没。 师:灾难就这样发生了。这就意味着,船上六十一人就要……(出示词语并引读:死到临头、葬身鱼腹)。 师:这就是诺曼底号遇难的起因。谁能选用上几个词语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1870年3月17日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大约凌晨四点钟周围一片漆黑,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撞过去,“诺曼底号”的船身剖开了一个很大的窟窿,海水哗啦啦地往里面灌,“诺曼底号”很快就要沉没,船上的六十一人将葬身鱼腹。 师:是呀,两船相撞,诺曼底号遇险。(板贴:相撞遇险) 师:最终,这六十一人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生:哈尔威船长随着“诺曼底”号一起沉入海底,其余六十人全部得救。 师:对,这就是故事的结局。(板贴:殉职 脱险) 师:在危难中,是船长下达的三次命令组织救援,拯救了大家!找一找船长的三次命令,想一想船长分别说了什么? 生: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师:这是第一次命令。 生:“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第二次命令。 生: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师:第三次命令。 师:这就是故事的经过。(板书:三次命令)根据板书(情节地图:相撞遇险———三次命令———殉职 脱险),谁能简单地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生:1870年3月17日夜晚,“玛丽号”把“诺曼底号”的船身撞开了一个很大的窟窿。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下达了三次命令。最终哈尔威船长殉职了,其余六十人全部获救了。 学习任务二:聚焦命令,把握人物抉择,认识英雄 师:船长每一次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说了些什么?从中你又看到一位怎样的船长?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和讨论)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命令(出示:11—13自然段)。这第一次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