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年28中8下4月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一 部 分(1~2 题 1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本阶段我们学习的课文各美其美,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美 在通俗易懂的严谨。《社戏》中那皎洁的月光下,十几个会凫水的少年伴“我”坐船到 赵庄看社戏,令人难以忘怀;《安塞腰鼓》中的腰鼓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①(jī bàn),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叹为观止;《灯笼》里不懂人情世故的“我”挑着灯笼迎回祖父,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②褪色的朱门……从这些文章中,使我们能够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燕子的翩然归来,田间草际的昆虫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定期③(qiān xǐ)的大雁在天空中洒下带着野性的诗歌;雨打沙滩留下的遗迹,天旱时泥土④龟裂的形象,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也在石头上留下了痕迹……这些都为我们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拉开了帷幕。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jī bàn ②褪色 ③qiān xǐ ④龟裂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1分) _____: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分) 2.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了倡导节约,守护自然资源,让我们的家园变 得更绿色、更环保,我校将举行“践行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4分) (1)学校就同学们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的程度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 (见下面的图表),请概括出两条信息。(2分) 初中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2)请你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两个,仿照横线前的画线句,完成本次活动倡议书的结束语。(2分) 饮料瓶 塑料袋 剩饭菜 水龙头 我们期待,在校园里,垃圾桶里少一些空白的纸,①_____, 日光灯不再一直亮,②_____。 第二部分(3~18 题 50 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8 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8 分) 漫步古诗文苑,同学们朗诵“①_____ ,_____ ”(《桃花源记》), 感受桃源中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宁静美好的精神风貌;吟诵“②_____ ,_____”(《小石潭记》),欣赏潭边树蔓优美的姿态;吟诵送别名句“③_____ ,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感受王勃积极乐观的离别之情; 吟诵“④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感受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 4~5 题。(共 5 分) 【甲】《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对以上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关雎》《蒹葭》这两首诗都出自《诗经》“国风”,“国风”是贵族集会时唱的乐歌。 B.《关雎》开篇以雎鸠鸟和鸣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C.《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 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D.《蒹葭》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5.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