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48986

7.《风景谈》《秦腔》联读课件(共43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899223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赏风景,承传统 ———《风景谈》《秦腔》联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茅盾及贾平凹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秦腔艺术。 2.梳理行文思路,归纳《风景谈》中六幅风景图,了解寓于风景中的精神内涵,探究风景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概括《秦腔》的六个场景,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知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 3.品读作者所传达出的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感悟厚重的文化意蕴。体悟作者对延安火热的敌后根据地战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领会文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4.欣赏写景技巧,体味语言表达,触摸作者情感内核。 任务一:知作者, 解秦腔。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人,生于1952年,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作者介绍 代表作: 长篇小说《废都》《秦腔》 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 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 作者介绍 秦腔,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国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称“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到全国各地,对各地的剧种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既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三娘救子》等代表性剧目。 了解秦腔 任务二:理思路, 悟思想。 段落 画面 特点 精神内涵 1 2 3—4 5—6 7—8 9—10 自读课文,梳理内容。找出两文中的六处风景和场景,概括并填表。 沙漠驼铃 苍茫寂静,庄严妩媚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高原归耕 延水夕照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静穆的自然,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劳动生活) 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沉闷荒寂简陋的自然,内生活充满的人(学习休息) 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增添了形式和内容的景色。 清冽寂静的自然,勇敢刚性的战士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人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沙漠驼铃 高原归耕 延水夕照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请结合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的精神内涵,谈一谈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 作者笔下的真正的风景,指的是伟大的人类,尤其是民族的精神。 1940年5月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创作背景 主旨总结 文章以细致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六个逼真如画的风景片段,构成六幅色调鲜明的画面。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类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 本文就是通过对六幅“风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