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54805

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范文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5次 大小:176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
  • cover
2024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范文(4篇) 【题目】 获益大于代价,是衡量一件事值得做的标准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字。 【范文】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一类上) 人们常常会以获益与代价的比较来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做,这样的判断标准其实是以理性的表象遮蔽人性之美,因而是不合适的。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标准应回归人与事的本质关系。 人在行事之前往往会衡量可能的获益与代价,以此作为评判的参考。这看似是一种审慎的考量,即根据自身经验对未来做出预判,权衡利弊,以完善行事的选择,其实在某件事宣告完成之时,人们亦可能按照对结果的观测,以获益大于代价作为行事价值的标准。 然而,这样的标准是不可靠的。代价,不仅是财物的花费,还有人为的付出;获益,不仅是经济与物质上的增长,更有人在行事过程中的体验与价值。获益与代价都涉及客观与主观的多个维度,作为依据的来源,一般仅是设想或观测,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这一衡量的思路,实质上是将生活中各种因素进行了量化,进而比较其得与失。这样的量化,或许出于对理性分析的需求,但根本上与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和主观感受背道而驰,亦脱离了人的主体性,沦为所谓“理性”对人性的异化。《风沙星辰》一书中写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实则是在搭建将自己囚禁起来的监狱。对于表面的所谓理性的价值评估,何尝不是自我将本有多元可能的生活束缚在机械而无情的所谓利益之下呢? 其实,获益与代价不应简单地相提并论。“代价” 背后蕴含着对牺牲与付出的消极态度,充满着“执者失之”的不满。而当“获益”与“代价”同列时,“获益”也沾染上了功利的刻板印象,不能与行事的价值等同。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之举,目的是宣扬国威,因而不计代价,也较少考量物质的收益,采取“厚往薄来”的模式,其中的获益远不止短期内国威震慑于四域的荣耀,更有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深远影响———这在行事过程中难以预料与权衡得失,只有后人才能见证这些非功利的深远价值。 真正的获益,不能简单以当下、即时的获益来衡量,而要看做一件事的长远价值考量。 此处“获益”内涵的已扩展到事件的一切价值,而加入人性因素之后更贴近于对行事的综合判断。《百合花》中新媳妇贡献的棉被彰显了军民鱼水情,《惜花人已去》是对老舍一生刚毅而有诗意的挽歌。二者都肯定了其中行事的价值———不在于利益的得失,而在于人性的需求与彰显。恰是人性赋予了琐碎的事件片断连续的发展性与内涵的崇高性。在事件中,人与外物互动,改变并影响着外物,彰显了人之为人行事的价值———这才是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真正标准。 因此,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做,标准不是表面的、当下的获益或代价———它们终将如流水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会在时代的裹挟中流逝。行事真正的标准应是人与事的关系,是人在行事中获得的独有体验与独特意义。 但求值得(一类中) 自诞生始,人类在不断地权衡抉择是否做一件事,因为这会引发蝴蝶效应。于是,有人总结出了规律:将事件的价值、标准简化 获益与代价模型,获益大于代价,那么便值得做。但是,真的如此吗? 诚然获益会带来可喜的利益奖励,这是人本性中对成就感、收获的渴求。代价则与之相反,是付出、失去,故人们避之不及。计算获益与代价,是人性趋利避害的天性使然,也是朴素的实用主义信条,彰显了人之理性,为功绩主义所承认。 但这标准显然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忽略了复杂的现实因素。即使获益大于代价,《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律师依然坚守心中善恶的天平,不愿做伪证,因为并不是所有动机都能以冷冰冰的金钱利益来权衡。就有一些人,愿意在代价大于获益时勇于做他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