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5856

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107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拟,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预测
    历史试题 历史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从遗址选出炭化种子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盘(水稻加工残留物)、33粒粟、27粒小麦及6粒大豆。据测年材料反映,农作物遗存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该发现可以佐证( ) A. 稻作农业起源于中原地区 B. 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C. 不同区域间经济物质交流 D. 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2. 岳麓秦简《行书律》中规定:传行书,署急辄(立即)行,不辄行,赀(以财物赎罪)二甲不急者,日觱(完毕)。留三日,赀一盾;四日以上,赀一甲。二千石官书不急者,毋以邮行。这一法律条文反映出当时( ) A. 法律制度细密严酷 B. 国家体制运行规范有序 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道路交通体系覆盖全国 3. 《唐律疏义》中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犯流罪者,权留养亲,谓非会赦犹流者 若家有进丁及亲终期年者,则从流”。这一法律条文的制定( ) A. 体现了国家重视基层教化 B. 反映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 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4. 公元965年宋太祖下诏“文衡公器,岂宜私滥!自今举人,凡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覆试之”。从此开始,大臣子弟特别命儒臣于中书复试,合格乃赐及第。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复试( ) A. 旨在抑制权贵改革旧弊 B. 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权威 C. 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D. 反映了重文轻武的理念 5. 清代康熙皇帝命画师在宋代画家楼璹的《耕织图》基础上绘成《御制耕织图》46幅,并为每图题诗作序。该系列图画以江南农村生产为场景,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该图的创作反映了( ) A 文化专制影响艺术创作 B. 现实主义题材绘画流行 C. 精耕细作农业的先进性 D. 统治者崇本重农理念 6. 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针对某不平等条约指出“和约中通商各条将商务税务权利一网打尽,随地可造机器,可制土货,将来占尽小民生计,并小民一衣一食皆当仰之以给,自古取人之国,无此酷毒者”。据此判断该和约( ) A.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损害中国的司法主权 C. 使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 7. 有学者认为从兴中会、同盟会演变而来的国民党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的集合体,是隐秘的、封闭的、个人领导的“暴民”党,直到1924年后才发展为一个开放性、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影响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高涨北伐战争胜利 B.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西方列强对中国革命的干涉破坏 D. 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 8. 1937年8月2日,空军飞行员张锡祜在给父亲张伯苓的家书中写道:“男等现已奉命出发…此次出发非比往常,生死早置度外…因沿海各省一旦开战将无一片静土!”12天后,张锡祜在抗击日寇的征途中殉国。家书中提及的战役( ) A. 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胜利 B. 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典型 C. 粉碎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 D. 发生在对日作战的相持阶段 9. 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工业建设示意图,据图可以推断该时期的工业建设( ) A. 呈现出重工业畸形发展态势 B. 是应对严峻国际局势的需要 C. 改变了中西部地区落后局面 D. 是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成果 10. 1985年1月1日中央颁布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由商业部门在播种季节前与农民协商,签订满购合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