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72295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08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模
  • cover
2023—2024学年(下)半期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 全卷分为第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对称(chèn) 潜滋暗长(qiǎn) B.记载(zǎi) 粗拙(zhuō) 两肋插刀(lèi) C.粗犷(guǎng) 莅临(lì) 铮铮作响(zhēng) D.瞥见(piē) 绰号(chuò)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于那些见义思迁的人,那些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啊,小桃树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那楚楚的容颜全然都退尽了。 C.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就会精神悲泣压抑,形销骨立。 D.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在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已有数千年,在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栩栩如生的龙图腾随处可见,中国人潜意识对龙的崇拜和向往早已根深蒂固。我们对“龙”文化抱有两种心态,一面渴望它的庇护,一面又忌惮它的铮芒毕露。 A.源远流长 B.栩栩如生 C.根深蒂固 D.锋芒毕露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成都有超过600万名游客走进公园绿道,观赏新年春回大地的喜乐氛围。 B.通过举办此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都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全球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C.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学校应该因材施教,走每个人都学有所长的特色发展。 D.许多读者之所以喜欢余华小说的原因.在于他的作品情感丰富细腻,叙述方式自由。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于是入朝见戚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娈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 B.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到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学而不思则罔 C.策之不以其道 皆以美于徐公 D骈死于槽枥之间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7.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B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私下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C.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几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