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8841

5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676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说明 《大自然的语言》是竺可桢写的通过介绍自然现象,讲述物候和物候学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的一篇事理说明文。教学此课,要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进而理解物候现象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重点应放在筛选主要信息、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和作用上。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筛选主要信息,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2.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3.探究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体会科普说明文形象、严谨、准确的语言特点。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筛选主要信息,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2.带领学生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形象、准确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田野金黄,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白雪皑皑,粉妆玉砌,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情境导入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枯荣、候鸟去来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起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预习检查 piān 翩然 物候 簌簌 载途 短促 农谚 刺槐 连翘 孕育 萌发 衰草连天 悬殊 销声匿迹 草长莺飞 sù hòu zài cù ménɡ yùn qiáo huái yàn yīng nì xiāo shū shuāi 预习检查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动作轻快的样子。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 【翩然】 【孕育】 【草长莺飞】 【花香鸟语】 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花儿飘香,鸟儿鸣叫,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可桢全集》。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学习任务一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3)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知识链接———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 知识链接———文体知识 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1-3)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4-5)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说明对象 重要性 研究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6-10) 取决因素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小组讨论: 学习任务一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物候,指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对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