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0704

3 安塞腰鼓课件(47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6312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安塞,腰鼓,课件,4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气势恢宏的文章,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教学此文重在文本诵读,重在熏陶感染与情感体验。品腰鼓之好———感搏击之劲———悟腰鼓之魂,以“读”线贯串,让学生在读中品词句,美读美评美仿写,领会作者对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颂。 设计说明 1.反复朗读,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及西北高原的风土人情,感受西北高原人蓬勃的生命力。 2.学习并体会文中以描写为主,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及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语言效果。 3.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以及作者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和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以描写为主,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及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语言效果。 2.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进行朗读,通过朗读进入文中的情境,感受西北高原人蓬勃的生命力。 学习重难点 第一课时 回顾复习 学习情境 安塞腰鼓号称“天下第一鼓” 发源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回顾复习 学习情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的西北汉子们打起腰鼓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号称“天下第一鼓 ”的安塞腰鼓! 预习检查 恬静 晦暗 羁绊 冗杂 蓦然 烧灼 亢奋 辐射 淋漓 束缚 闭塞 戛然而止 tián huì jī rǒng mò zhuó kàng fú lín lí fù sè jiá 极度兴奋。 预习检查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恬静】 【冗杂】 【惊心动魄】 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突然,猛然。 安静。 繁杂。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原文: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辨析: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 叹为观止 。 预习检查 刘成章,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作者简介 预习检查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渐强)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渐强)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轻、慢) 学习任务 ·跳读课文,识别关键句 勾画文章反复出现的语句; 明确写作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分组朗读,读出节奏和感情。 学习任务 安塞腰鼓 打鼓前 :( )的腰鼓 1-4段 打鼓中 :( )的腰鼓 5-27段 打鼓后: ( )的腰鼓 28-30段 安静 激昂 寂静 学习任务 划分层次 学习任务 划分层次 表演前(1-4):写表演前的准备,腰鼓尚未敲响,后生们正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应满怀期待之情,读得沉稳些,语速适中而不乏力量) 表演时(5-27):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和力量的赞歌。(整体要读得激越昂扬、刚健有力,饱含赞美之情,语速较快且有节奏感) 表演后(28-30):写腰鼓表演突然结束时人们的心理感受,即心灵仍沉浸在表演的热烈激情之中,还没有回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