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3062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十课 《学会保护自己》素材

日期:2024-06-17 科目: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3次 大小:695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一册
  • cover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课 《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十课《学会保护自己》。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在面对危险和侵害时,如何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他们面临着来自网络、校园、家庭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自己的情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知识与技能: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应对危险和侵害的自我保护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如避免网络诈骗、应对校园欺凌、防范家庭暴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情境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习如何运用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我保护对于个人安全的重要性,形成珍爱生命、关爱自己的情感。 (2)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积极面对危险和侵害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自我保护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自我保护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分析材料,准备几个典型的自我保护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小组讨论任务卡,明确小组讨论的主题和要求。 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布置,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学生面临危险和侵害的新闻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这段视频的内容涵盖了学生遭遇校园欺凌、网络诈骗、交通事故等现实问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引发他们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面临危险和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如何应对危险和侵害。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面对危险和侵害时,要保持冷静、勇敢面对,并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呈现三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问题。 1.案例一:网络诈骗 教师呈现一个网络诈骗的案例: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游戏装备,结果被骗走了几百元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提问:“小明为什么会被骗?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网络诈骗?”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给出具体的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如加强网络安全意识、谨慎对待陌生人的信息、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等。 2.案例二:校园欺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