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豫园灯会里看“一夜鱼龙舞”商场里随处可见龙主题装饰,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纷纷推出寻“龙”活动……甲辰龙年将至,人们身边的“龙”含量达到了顶峰。 虽然每年生肖都是农历新年的重头戏,但在中国,民众对“龙”的热情远远超出其他生肖,这是为什么呢? “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神物,其他都是普通的生物。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龙是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的精神象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表示,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包含着崇拜之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物,只有龙是想象出来的神灵。如果进一步细究,龙是多种动物的“融合体”。在众多说法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形成于图腾合并。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著名学者闻一多,他在19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龙这一神圣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等含义,成为中华民族 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龙”成了帝王的符瑞和标志,许多帝王的出生都与龙有关。相 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 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统治者的符号,各族人民也以龙为吉祥符号。如在西南各少数民族 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故事中,龙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也因此,龙的形象成为 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 田兆元还提及,中国与龙相关的节日和民俗十分丰富。“舞龙灯”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一 项传统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舞龙。据说舞龙灯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一种祭祀和 祈雨的仪式,后来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如今,舞龙灯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遍及中国、 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舞龙灯活动最为盛行。 春节过后不久,就有“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角宿(象征“龙角”)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仍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有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与龙抬头相关的习俗众多,现在依然广泛流传的是在这一天“剃龙头”,人们相信在“二月二龙抬头”之际理发,自己一年的运势可以随着升起的龙一起腾飞。这是典型的把自己当做了龙的传人。 五月初五“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赛龙舟相传为楚国人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的传说。人们亦祭龙以求雨水、丰收等。赛龙舟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感恩英雄和健康生活,在中国长期保留下来。 (摘编自杨宝宝《十二生肖里中国人为何偏爱龙?》) 材料二: 龙年将至,“龙行鱻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