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207864
4.5(第1课时) 垂线 课件 (共14张PPT) 2023-2024学年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992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2023-2024
,
七年级
,
教版
,
数学
,
学年
,
14张
(
课件网
) 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4.5(第1课时) 垂 线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 2.会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利用垂线的概念判定两直线垂直; 3.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重、难点) 新课导入 观察 如图4-35,画框的边线,十字路口两条笔直的街道,屋架的横梁与支撑梁等都相交成多少度的角? 90° 图4-35 如图4-3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易知其余三个角也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用符号“⊥”表示,如图4-36,直线AB与CD互相垂直(O为垂足), 记做“AB⊥CD”,读做“AB垂直于CD”. 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斜线,它们的交点叫做斜足.如图4-37,直线CD是AB的斜线,同样,直线AB也是CD的斜线,点O是斜足. 图4-36 A B C D 图4-37 C D A B O O (1)如图4-38,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l,b⊥l,那么a//b吗? 动脑筋 (1)如图4-38,因为a⊥l,b⊥l, 所以∠1=∠2=90°,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图4-38 1 2 l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动脑筋 (2)如图4-3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b,l⊥a,那么l⊥b吗? 图4-39 1 2 a b l (2)如图4-39,因为l⊥a, 所以∠1=90°. 因为a∥b, 所以∠2=∠1=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此l⊥b.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 【例1】在如图4-40的简易屋架中,BD,AE,HF都垂直于CG,若∠1=60°,求∠2的度数. 解 因为BD,AE都垂直于CG, 所以∠BDC=∠AEC=90°. 所以BD∥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从而∠2=∠1=6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图4-40 【例2】如图4-41,已知CD⊥AB,∠1=∠2,求∠BFE的度数. 解 因为CD⊥AB, 所以∠BDC=90°. 又因为∠1=∠2, 所以DC∥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BEF=∠BDC=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图4-41 练习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E,若∠CEF=56°,则∠BED的度数为( ) A.24° B.26° C.34° D.44° 解析:因为EF⊥AB, 所以∠AEF=90°, 因为∠CEF=56°, 所以∠AEC=90°-56°=34°. 因为∠BED=∠AEC, 所以∠BED=34°. C 2.如图,直线AB⊥CD于点O,直线EF经过点O,若∠1=25°,则∠2的度数是( ) A. 25° B. 65° C. 55° D. 64° 解析:因为AB⊥CD, 所以∠AOD=90°, 因为∠1=25°, 所以∠FOD=∠1=25°, 所以∠2=∠AOD-∠FOD=65°. B 3.如图,已知直线a∥b,点B在直线a上,点A,C在直线b上,且AB⊥BC. 若∠1=35°,则∠2的度数是( ) A. 45° B. 50° C. 55° D. 60° 解析:因为∠1=35°,AB⊥BC, 所以∠3=180°-90° 35°=55°, 因为a∥b, 所以∠2=∠3=55°. 3 C 4. 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OC⊥OD.如果∠1=40°,那么∠2的度数是_____. 解析:因为OC⊥OD, 所以∠COD=90°. 因为∠1+∠2+∠COD=180°, 所以∠2=180°-∠COD-∠1 =180°-90°-40°=50°. 50° 课堂小结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在平面内,如果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这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条. 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两条直线平行. 垂线的性质: 垂线的定义: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025-10-12)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2)九年级数学上册(2025-10-12)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025-10-12)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培优训练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025-10-12)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章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5—2026学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025-10-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