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15207

北师大版(2013)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第1课《适应新的环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9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2013,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1课
  • cover
北师大版(2013)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 第1课《适应新的环境》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2013)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的第1课,主题为《适应新的环境》。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从小学到初中,他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调整心态和行动来适应这些变化。课程内容包括新环境的认知、心理适应的策略、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适应新环境的指导。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可能会感到兴奋、好奇,但也可能会有不安、迷茫等情绪。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心理变化较大,需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挑战,积极适应新环境。同时,他们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在新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环境。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列举出进入初中后所面临的新环境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适应策略。 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了解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新环境持有积极、开放的态度。 学生愿意主动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挑战。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新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引导学生掌握心理适应的策略。 教授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环境的挑战,克服消极情绪。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新环境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记录小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道具,如学生帽、书包等。 情境模拟卡片,包含不同的生活和学习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与同学们进行轻松的寒暄,询问他们进入初中后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新环境的兴奋和好奇,也有些许不安和迷茫。 (2)接着,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环境中的校园、教室、操场等新环境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们思考新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认真思考着新环境的变化。 (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进入初中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应对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说课程难度增加了,有的学生说同学关系变得更复杂了,也有的学生说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并存。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4)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适应初中生活的。有的学生说通过和同学交流、参加课外活动等方式结交新朋友,有的学生说通过努力学习适应新的课程和学习方式。教师给予了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内容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初中生活,并激发他们对新环境的探索和好奇,为接下来的教学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环境认知(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与初中的不同之处,如学校环境、课程设置、作息时间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和初中的经历,让他们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如学校环境、课程设置、作息时间等。这有助于学生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