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23115

第八章 力 第1节 力 弹力 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日期:2025-02-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1427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八,学期,八年级,苏科版,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八章 力 力是联系世界的重要纽带 一、力 弹力 力拔山兮气盖世,霸王项羽天生神力能举起千斤大鼎 什么是力呢? 力是什么? 人举杠铃 狗拉雪橇 起重机吊起重物 人压弯跳板 人们认为只有人和动物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对吗? 分析 人 杠铃 举 狗 拉 雪橇 起重机 吊 重物 人 压 跳板 物体 作用 物体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总结 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人举杠铃的力,人是 物体,杠铃是 物体; 狗拉雪橇的力,狗是 物体,杠铃是 物体; 起重机吊重物的力,起重机是 物体,杠铃是 物体; 施力 受力 施力 受力 施力 受力 一个力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只有一个力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孤掌难鸣说法有道理吗?你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产生力的例子吗? 人压跳板的力,人是 物体,跳板是 物体; 施力 受力 发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吗?你见过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产生力的作用吗?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可能会产生力;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产生力。 手压气球 手压弹簧 手拉橡皮筋 变扁 变短 变长 思考: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怎样改变? 手捏橡皮泥 变扁 现象: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改变 撤去外力后,再次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 现象:气球、弹簧、橡皮筋恢复原来的形状、 橡皮泥不能恢复原来形状 二、物体形状的改变叫作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两种。 形变的物体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那么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形变的物体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那么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作范性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有些形变用肉眼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把微小形变显现出来。 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有些形变用肉眼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把微小形变显现出来。 活动: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用拉力计锻炼时,随着弹簧被拉开的长度越长时,所需要的拉力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使塑料尺弯曲 使弹簧伸长 现象: 结论: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大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 (大/小) 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 (长/短) 长 拓展: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手压气球,气球变扁,气球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向上的力; 手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橡皮筋要恢复原状,对两个手指产生向左、向右的力; 手捏钢尺,钢尺变弯,钢尺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向外的力; 以上气球、橡皮筋、钢尺由于弹性形变都产生一种力--弹力 三、弹力: 2.类型: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都属弹力; 1.定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方向:与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4.产生原因: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5.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根据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可以做成测量力的大小的器材--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四、力的测量 拉力计 握力计 弹簧测力计 活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了解构造: 弹簧、秤钩、指针、 刻度盘 2.知道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托起的力约1N 3.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所测量的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 量程是 ;分度值是 。 0~5N 0.2N 4.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校正“0”点。 5.要使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 6.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下图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操作中,哪一个正确?其余的错在哪里?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吗? 五、弹性势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