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从中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朗读与练习,初步掌握用反复创作儿童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0”的联想 师:同学们,你们告诉我此时此刻你想说这是什么? 生:这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生:这是一轮圆圆的月亮。 ...... 师:这些孩子真是了不起,仅仅看了一眼就说了这么多,他们太会想了,掌声送给他们。 2. 编诗引题 师:静静看这幅图,这幅图和黑板上的有所不用,你会用一句特别漂亮的话表述出来吗? 生:这是一轮黄色的月亮倒映在湖水里。 生: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月亮。 ....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古人看见这幅图时,他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可能会说.... 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因为古人一张嘴,可能就是一首诗,所以我们佩服古人,我们学习古人,我们阅读古人。因为诗本身就是送给特别有才华的孩子,特别聪明的孩子,就是送给你们的,好,掌声送给刚才所有回答问题的孩子们。一个简单的图画想到了很多,一个熟悉的场景我也想到了很多,古人会做诗,我也想带着大家来写一行好不好?咱们先来说一说诗,说不一定我们还能创造出一首小诗呢,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师:好,看图画,我说,天上一个月亮,那下面你可以接着说一句。 生:水中一个月亮。 师:好,掌声送给他,这叫诗人,我接着说,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生: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师:太聪明了,我再说,低头看水里。 生:抬头看天上。 师: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来,一起说下一句。 生:一个在天上。 师:你觉得我们在干什么? 生:作诗。 师:好,来整体看一看我们一起说的这首诗。来,再读一下我们自己写得诗,(生读诗)喜欢我们写得诗吗?现在大人写的诗叫现代诗,那么儿童写的诗叫儿童诗。是不是很有意思?你们想学写儿童诗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儿童诗。 二、感受形式特点 1.语言形式 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一起写的诗和过去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过去的诗有押韵。 生:过去的诗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生:古诗是文言,现在是白话。 师:也就是现在的诗语句有地长有地短,想写长写长,想写短就写短,只要把我们儿童想说的话写出来,可能就是一首儿童诗。 2.反复写作手法 师:好,同学们再看这首诗,除了不是文言,除了想长长想短短,它还怎么写的呢?一会天上,一会水里。再写天上,再写水里,这叫什么呢?不知道没关系,老师告诉你,这叫反复的修辞手法。 师: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它可不是重复。 3.诗题 师:好,再看我们一起作的这首小诗,它还缺少样东西。缺少什么呢? 生:题目,诗名。 师:你能帮它起个名字吗? 生:望月 师:加上题目之后,这就是一首完整的小诗了。 三、赏诗引路 1.朗读儿童诗 好,在我们写诗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三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感觉怎样?课件出示儿童诗。 走进春天, 春雷打起了鼓; 走进春天, 春雨拉起了窗帘。 …… “滴答”、“滴答”! 时钟在叫我们起床; “滴答”、“滴答”! 时钟告诉我们几点了。 …… 如果我是一只鸟, 我要为大树做专职医生, 如果我是一只鸟, 我要让世界知道花的芬芳。 …… 师:谁来读第一首?(生读诗)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谁来读第二首?(生读诗)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