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1075

二 唐诗二首《登高》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5-2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12870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唐诗,二首,登高,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登 高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 杜甫(712—770), 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也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百姓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作品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走近杜甫 代表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沉郁顿挫” 诗歌风格: 沉郁:情感深沉;顿挫:语言刚劲、铿锵有力、章法多变。 读书和漫游时期 35岁之前 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 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 开元六年718七岁 ,始作诗文 14岁开始壮游 25岁 举进士,不第 33岁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 34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 杜诗分期 19岁,游晋。 20岁,游吴越, 24岁,自吴越归东都。 26-29岁游齐赵, 30岁归东都。 困守长安十年时期 35-44岁 35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40岁,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36岁,参加科举落第。李林甫操纵,野无遗贤 37-39岁,干谒求汲引,不得 41岁,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43岁,进封西岳赋,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 44岁,十月授河西尉,不就。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2月安史之乱 现实主义特点已经成为主体,沉郁顿挫的诗风也初步确立。 《兵车行》是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起点的杰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得官后探家时在奉先所写,可作为长安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 其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杜诗分期 45岁,避难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 流亡时期 44—48岁 46-47岁,身陷长安,后逃奔肃宗行在凤翔,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获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48岁,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弃官携家逃难,于年底到达成都。 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诗分期 “君子登高必赋” 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登高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文化蕴涵,然而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却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壹 贰 登高诗 猜猜登上高处会抒发何种感情? 表达思念之情 表达个人渺小、身世之悲 抒发豪情壮志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之涣 乾元二年759,春,卜居西郭浣花里 得严武等相助,于浣花溪建草堂,过上一段难得的安定生活,此后,他曾避乱至梓州、阆州,回到成都后,入严武幕府,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任节度参谋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这十年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最高峰,是他的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 《江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