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课标古诗词曲分篇梳理 01 七年级上册 第1首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汉乐府诗。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大胜。在班师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歌。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全诗主旨 本诗用浪漫主义的笔触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其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第2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作家作品 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的。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大李杜”。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李白的朋友,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全诗主旨 全诗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3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作家作品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王湾,唐代诗人,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全诗主旨 诗人通过描写在北固山下停宿时所看到的两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4首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作家作品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创作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散曲最为有名的当属《天净沙·秋思》,其杂剧代表作为《汉宫秋》。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全曲主旨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第5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作家作品 李商隐,号玉谿生,唐代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有《李义山诗集》。 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材)
全诗主旨 本诗通过有关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02 七年级下册 第6首 木兰诗 北朝民歌
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全诗主旨 这首乐府民歌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家爱国、勇敢机智、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7首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作家作品 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之风,所作诗歌以38首《感遇》最为杰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子昂集》传世。
诗歌精讲(讲解依据教参)
全诗主旨 全诗通过抒写诗人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所引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