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248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光明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22课爱莲说(共79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0206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山西省,课件,79张,爱莲,22课,八年级
  • cover
课件79张PPT。 阅读下列两首诗歌,体会作者描写的各是什么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 落尽残红始吐芳, 我花开后百花杀。 佳名唤作百花王。 冲天香阵透长安, 竞夸天下无双艳, 满城尽带黄金甲。 独立人间第一香。 ———菊花 ———牡丹爱莲说1.ppt玫瑰 ———象征爱情返回康乃馨 ———给母亲的花 莲 :荷花 芙蓉 芙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南 爱莲说 周敦颐朗读课文理解文义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理解正衬、反衬的写法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说爱莲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蕃fán淤yū颐yí濯zhuó涟lián亵xiè鲜xiǎn逸yì噫yī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的) (值得) 〔蕃(fán)〕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唯独)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自:从 盛:a.很;b.普遍,广泛,多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调整音节,舒缓语气表转折:却沾染(污秽,污染)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妖媚千古名句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远:远播 益: 更加 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洁净。 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而:却焉:语气助词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者也:判断句谓:认为之:的隐逸:指隐居的人 ,隐士. 君子:指品德高尚 的人 (文眼、主旨句。照应上文哪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之:舒缓语气,不译.鲜:xiǎn(少) 闻:听说予:yú我宜:应当 众:多(反问)(排比)(照应上文哪句?)《爱莲说》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源明惟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大多很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洁净的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源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数很多了。 后退课文分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继续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莲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后退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