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45712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月下踏歌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4-11-0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529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2课,月下,踏歌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转圆圈 教学目标 1.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体验西南地区人民月下踏歌的意境,感受少数民族村寨热闹欢快的情绪。 2. 唱准“do、mi、sol”三个主干音,通过歌曲《乃哟乃》的节拍改编、迁移运用,掌握歌曲《转圆圈》四二拍和四三拍的节拍演唱。 3. 用模仿、声势、节奏、演唱等方法来对歌曲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体验,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村寨的民俗风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用声势律动感受歌曲意境,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节拍的创编律动,掌握歌曲中变化拍子的节奏规律演唱。 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情境导入———声势律动,初步体验 1. 创设情境,感知“恒拍节奏” 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欢快的《乃哟乃》音乐在恒拍踏步中进入教室,感受音乐带来的热烈情绪。 律动体验,抓住“典型节奏” 随后,将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进行声势的叠加律动,抓住特色节奏“XX X”,在律动中充分感受民族音乐风格。 3. 深入聆听,揭秘“主干音符” 在不同层次的音乐律动中,老师继续叠加歌声演唱,师生在“乃哟嗬”处合作接龙演唱,巩固对特色音符“53 1”的演唱,提炼歌曲的音乐元素主线———主干音。 ◎活动主题二:感知体验———深入作品,分层表达 1. 声势叠加,探索“变化节拍” 通过图谱律动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拍的变化,让学生知道节拍的不同会改变歌曲情绪,教师在层层梯度设计中加入三拍子的律动感知和节拍创编,将二拍子和三拍子在巧妙的声势叠加中相结合,以不同层次的创编演唱为变拍子教学做好铺垫。 2. 踏歌起舞,链接“节拍听辨” 通过《乃哟乃》节拍的改编,勾连到第二首歌曲《转圆圈》,让学生在教师的律动中寻找节拍的规律。结合两种节拍的声势律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律动感知节拍的改变,借助图谱学生自主听辨节拍的顺序,熟悉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3. 接龙合作,巩固“变拍演唱”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也是一首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也是一首由“Do Mi Sol”三个音构成的歌曲,同样歌曲中含有特色的音符旋律“53 1”,结合师生接龙主干音“53 1”的演唱,让学生深入熟悉旋律。 ◎活动主题三:综合表现———融汇形式,表现歌曲 1. 歌曲学唱,处理“情感递进” 通过师生接唱、角色对换,初步学会歌曲。再通过教师范唱、对比聆听,加强对装饰音、附点音符、休止符等音乐知识的落实,在情感的激发中做好歌曲音色、力度的处理。最后逐步过渡对歌曲四个乐句“邀歌”、“起舞”、“欢唱”、“共情”的情感升华,达成对歌曲的音量分层、动作分层、情感分层和人文渗透。 2. 叠加支声,呈现“多维演唱” 在完整演唱歌词后,叠加“月亮”引子和“呼唤”尾声,为歌曲叠加不同意境的支声,唱出头尾静谧和欢快的两种歌曲韵味,感受和表达歌曲的风格特点。在层层递进的歌曲学唱中,让学生在热闹的舞蹈歌声体验中收获快乐。 3. 歌曲演绎,升华“艺术表现” 在完整学唱的基础中,渗入当地独具特色的“铃铛舞”,结合舞蹈动作和乐器伴奏,引导学生跳起热闹欢快的圆圈舞。最后,以“月亮”引子+《转圆圈》主歌演唱+铃铛舞表演+“呼唤”尾声的形式完整演绎,在能力梯度层层递进中,升华主题、升级表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